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甲状腺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7:02浏览:

 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其考试要点归纳如下。注意与本章其它常考甲状腺疾病相鉴别。
亚甲炎
桥本氏瘸
甲亢
单纯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别名
De Quervain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炎
Hashimoto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病史
1~2周前上感史





BMR



正常
正常

吸131I率
↑↓


正常
正常

好发
30~40岁女性
30~50岁女性
20~50岁女性
青春期女性
不定

肿块
特征
肿块常位于一侧
伴疼痛
弥漫、对称
无痛、质硬光滑
弥漫、对称
无痛.质软光滑
弥漫、对称
无痛,质软光滑
局限、无痛质硬不平、固定

治疗
糖皮质激素
甲状腺素片
抗生素无效
甲状腺素片抗生素无效
抗甲药
同位素
手术
含碘丰富的食物
甲状腺素片
手术
手术、放疗

   甲状腺癌
   1.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特点
乳头状癌
滤泡状癌
未分化癌
髓样癌

发生率
60%
20%
15%
7%

好发年龄
30~45岁女性
50岁左右
70岁左右


恶性程度





颈淋巴结
转移早
10%转移
早,50%转移
可有转移

远处转移

33%有
迅速
可有

预后
好(5年生存率>90%)
较好
最差(存活3~6月)
较差

   注意:
   ①乳头状癌尽管颈淋巴结转移很早,但预后很好,这点与我们常规印象相反。
   ②髓样癌来源于滤泡旁降钙素分泌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应排除MEN-Ⅱ。
   ③乳头状癌的好发年龄:病理学为“青少年,女性多见”。外科学为“30~45岁女性”。
   2.甲状腺癌的治疗 乳头状癌
患侧全切+峡部+对侧大部切除
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则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尤则否。可加131I治疗

滤泡状癌
手术原则同“乳头状癌”
如有远处转移,则行甲状腺全切+颈淋巴清扫后,加131I治疗

未分化癌
迅速死亡,仅行姑息性外放射治疗

髓样癌
手术加或者不加颈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及处理 重点在良、恶性的区分。 恶性结节可能性大
良性结节可能性大

单发结节
多发结节

儿童甲状腺结节50%为恶性
年轻男性单发结节
短期内迅速增大


结节质硬、不平、活动度小
质软、平滑、活动度大

颈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无肿大

冷结节(10%为癌)
温结节、热结节(热结节几乎均为良性)

结节边缘模糊
结节边缘清晰

细针细胞学穿刺提示恶性
提示良性

术中快速切片提示恶性
提示良性

   颈部肿块
   1.颈部肿块的特点
   (1)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及炎症、先天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各占1/3。
   (2)颈部肿块中,非甲状腺肿块:甲状腺肿块=80%:20%。
   (3)非甲状腺肿块中,肿瘤性肿块:非肿瘤性肿块=80%:20%。
   (4)肿瘤性肿块中,转移性肿瘤:非转移性肿瘤=80%:20%。
   (5)转移性肿块中,锁骨上区转移瘤:锁骨下区的转移瘤=80%:20%。
   2.颈部各区常见的肿块 部位
单发肿块
多发肿块

颌下颏下区
颌下腺炎、颏下皮样囊肿
急、慢性淋巴结炎

颈前正中区
甲状舌骨囊肿、甲状腺疾病


颈侧区
胸腺咽管囊肿、囊状淋巴管瘤
颈动脉体瘤、血管瘤
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瘤

锁骨上窝

转移性肿瘤、淋巴结结核

颈后区
纤维瘤、脂肪瘤
急、慢性淋巴结炎

腮腺区
腮腺炎、腮腺混合瘤或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