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技科室 > 文章内容

贵就有效?说说影像检查的四个认识误区

作者:羊城晚报发布时间:2018-04-27 15:17浏览:

  误区一、随意要求医生开XX检查
 
在骨科,有的病人一见到医生,就要求医生开CT检查,看有没有椎间盘突出。不错,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做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突出部位、程度,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影像检验中心首席专家梁碧玲教授说,目前在诊断四肢骨折等疾病时,最常用和首选的检查方式仍是普通X线检查。与拍片相比,CT的辐射剂量还是比较高的。可以说,合理检查是减少辐射损害的唯一途径,因此,在骨科疾病的检查中,不可因为X线检查便宜而歧视它。
 
而核磁共振(MRI)检查虽然较贵(大约是CT的两倍),但目前在脊柱外科远比CT常用。病人总觉得CT一查,基本上就知道得了什么病。其实不然。许多病变表现为软组织病变,比如肿瘤、椎间盘突出,MRI比CT更清楚(除了对骨组织的分辨率),看到的范围也更大,更有助于早期诊断。
 
误区二、得了肿瘤,反复查CT、MRI没必要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先确定其分型和分期,才能决定选用哪种方案,这必须要做详细的检查。梁碧玲教授说,比如《鼻咽癌2008分期》中指出,鼻咽癌术前要做CT和MRI,放疗后还有复查CT和MRI,三个月复查,半年后还要复查。之所以安排如此频繁的复查,就是因为肿瘤一般在6-12个月内特别易复发。
 
可以说,肿瘤的术前检查、术后复查都必须按照规范来,其目的是为了观察治疗的效果和及早发现复发的情况。
 
误区三、做个PET扫描可以筛查全身肿瘤
 
不少人说“做个PET可以筛查全身肿瘤”。“一听到这样的话,就知道是外行。”梁碧玲说,“每个检查都有其适应证,一般来说,腹部检查(肝胆脾等)首选B超,胸部(肺癌等)用CT。除非怀疑有肿瘤转移,才考虑用PET。”
 
梁教授强调,PET依据人体葡萄糖代谢的状况来做判断,但人体各部位的葡萄糖代谢有差异,比如脑的葡萄糖代谢就很高。所以有的时候,脑部疾病做PET未必就能检查出来,PET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再加上,做PET检查,要在身体里注射同位素,这种物质有一定的放射性,对身体有一定的损伤。所以,在国外,PET并不用于肿瘤的筛查,而是用于了解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是否有全身转移等。如果把PET当做肿瘤的筛查手段,是大错特错的一种做法。
 
误区四、做个大包围检查,以期更快确诊
 
无论影像科医生还是临床医生都会倾向于选择对确诊疾病最有效的方法,能简单的不用复杂的。比如筛查肺部的小病灶,胸部X光片就对5毫米以下的小病灶不敏感,漏诊很多,但若选择低剂量螺旋CT,对小于1毫米的病灶也能看得十分清晰。
 
但是,对于骨折(尤其是四肢的骨折),X光则是最好的检查方式,而脊柱骨折却只能用CT。因为脊柱骨折用X光拍摄,很有可能在搬动过程中,加重病情。
 
常见影像学检查适应症简明对比
 
X光片:适用于肺炎、骨折等疾病。
 
CT:适用于脑 、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腔的器官、脊柱等检查。
 
MRI:适用于神经系统病变,比如脑梗塞、脑肿瘤;骨内感染、肿瘤、外伤;盆腔肿瘤等检查。
 
B超:适用于心脏;腹腔的肝、胆、胰;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等脏器的检查;孕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