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列表
  • 结节性筋膜炎2023-08-09 07:40:35

    结节性筋膜炎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呈坚实性单发性结节,有时有触痛,位于深肌膜并常伸展到皮下组织。直径1~4cm。好发于上肢特别是前臂,损害在数周内突然无明显原因地发生于正常健康人。两性发病相等,平均发病年龄...

  • 甲内型甲真菌病2023-08-09 07:38:14

    甲内型甲真菌病 (一)发病原因 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甲板感染,为新发现的甲板感染类型。 (二)发病机制 主要由苏丹毛癣菌和紫色毛癣菌引起的甲板感染。 致病菌主要为苏丹毛癣菌。也可由紫色毛癣菌引起。两者均有亲角蛋白的特性。 甲组织PAS染色可见伞甲板内大量真...

  • 局限性硬皮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3-08-09 07:35:23

    局限性硬皮病的皮肤表现和组织病理改变与系统性硬皮病相似,但无内脏受累的表现。 1.硬斑病(morphea) 硬斑病在局限性硬皮病中最为常见,约占60%。根据病变形态及范围又分为斑状硬斑病(plague morphea)和泛发性硬斑病(generalized morphea)。斑状硬斑病初起为...

  • 局限性硬皮病2023-08-09 07:30:51

    局限性硬皮病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遗传、环境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总体说来有血管损伤学说、免疫损害学说、纤维异常增生学说,详见系统性硬皮...

  • Jessner淋巴细胞浸润2023-08-09 07:28:18

    Jessner淋巴细胞浸润 (一)发病原因 病因未明。又认为是皮肤淋巴瘤的一种。也有认为伯氏疏螺旋体是本病的病因,因为在皮损中查到该病原体,且四环素治疗有效。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有人认为是皮肤淋巴瘤的一种。也有人在皮损中查到伯氏疏螺旋体...

  • 甲真菌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2023-08-09 07:24:57

    根据甲损害的不同临床特点,甲真菌病可分为下列四型: 1.远端甲下甲真菌病(dist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DSO)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真菌开始侵犯远端侧缘甲下角质层,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渐导致甲板变色变质,失去正常光滑外观,甲板下堆积甲床角质层的碎屑...

  • 甲真菌病2023-08-09 07:22:29

    甲真菌病 (一)发病原因 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3%)。其分解的角蛋白,产生侵袭性酶并入侵和破坏正常组织,导致原发性甲感染。继发性甲感染发生于其他因素损害甲后,多由无...

  • 脚癣2023-08-09 07:17:52

    脚癣 (一)发病原因 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 (二)发病机制 足癣发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碱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

  • 红斑型天疱疮2023-07-25 09:37:25

    理化因素(40%): 烧灼伤、晒伤、紫外线及X线照射皮肤后也可以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血清中产生抗表皮棘细胞间物质的特异抗体(又称天疱疮抗体),主要是IgG,抗体作用在表皮细胞导致发...

  • 混合痣2023-07-25 09:34:56

    病因: 可因多种原因造成,暂无定论。一般认为混合痣的发生于遗传因素和紫外线为主的环境因素有关。 病理: 由痣细胞构成,其特点为痣细胞排列成巢。典型痣细胞呈卵圆形或立方形,有明显的均质性胞浆,核大,圆形或卵圆形,苍白淡染,呈泡状。由于痣细胞的生...

  • 首页
  • 上一页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下一页
  • 末页
  • 619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