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皮肤性病 > 文章内容

着色性干皮病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9-12 09:45浏览:

着色性干皮病

 

(一)发病原因
多见于皮肤色素较深的人种,一般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偶有性联隐性遗传,由核酸内切酶缺陷造成DNA修复功能异常所致。部分基因的杂合子表现为雀斑样损害。患者有明显对日光过敏素质,有些对280~310nm波长敏感,有些则完全正常。由于紫外线长期照射,使表皮细胞核的DNA受损伤,表皮成纤维细胞完全或部分缺乏修复功能,造成本病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氨基酸尿、血清酮升高。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主要生化缺陷是由于皮肤部位细胞缺乏核酸内切酶,而使日光损伤的DNA不能正常修复。多自幼年发病,家族中常有近亲结婚史。


(一)治疗
避免近亲结婚。防止日光照射。外涂避光软膏,如25%二氧化钛霜等,内服维生素A及烟酰胺或硫酸锌。如发现肿瘤角:早期手术切除。
(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