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特色 > 列表
  • 拔罐疗法发展史简话2018-04-05 08:06:34

    拔罐法,或称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瘀血,促使经络畅通,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祛除疾病的一种物...

  •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2018-04-05 08:06:06

    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可以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角度来解说。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

  • 拔罐2018-04-05 08:05:38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

  • 中医内科 自汗、盗汗2018-04-05 08:05:09

    【概说】 一、概念: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自汗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 二、沿革: 1、早在《内经》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的关系,所谓血汗同...

  • 拔罐疗法(3)2018-04-05 08:04:42

    「概述」 拔罐疗法是以竹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郁血现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出土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晋...

  • 怎样用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2018-04-05 08:04:12

    (1)中脘、天枢、气海、胃俞、脾俞、足三里、建里,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2)先取背部胸椎8~12夹脊穴、脾俞、胃俞穴,施以走罐,使皮肤发紫充血,再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穴,拔罐5~10 分钟。隔日1次,5...

  • 拔罐疗法2018-04-05 08:03:43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

  • 拔罐疗法时间探讨2018-04-05 08:03:17

    拔罐疗法是以各种罐具为工具,利用燃烧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状态而吸附于体表一定部位、腧穴、经络或患处等。通过热能、负压产生一定的物理作用,使被治疗的部位温度增高,压力增大,加快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祛寒、除湿功效,...

  • 拔罐疗法2018-04-05 08:02:50

    拔罐疗法是指拔火罐、水罐、药罐的治疗方法。临床最常用的是拔火罐法,即运用特殊的玻璃罐或陶罐、竹罐,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以使罐内形成负压,吸附在皮肤或穴位上,引起皮肤充血或瘀血的治疗方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

  • 拔罐时的注意事项2018-04-05 08:02:22

    (1)使用酒精闪火时,棉球酒精,只须少蘸不要多蘸,防止酒精过多,吸拔力大,影响疗效和造成烫伤。 (2)室内保持温暖,躲开风口,防止着凉。 (3)留罐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0分钟为好。 (4)再次拔罐,要选择未拔过的地方去拔。 (5)如果使用大口罐头瓶...

  • 首页
  • 上一页
  • 242
  • 243
  • 244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下一页
  • 末页
  • 267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