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特色 > 列表
  • 六华灸穴2018-04-07 07:53:36

    【主治疾...

  • 四白穴2018-04-07 07:53:14

    【主治疾...

  • 三焦俞穴2018-04-07 07:52:50

    【主治疾...

  • (一)腧穴总论2018-04-07 07:52:25

    (一)腧穴总论 1.腧穴的概念及分类。 2.腧穴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3.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二)经络腧穴各论 1.十二经腧穴的主治概要。 2.下列常用经穴的定位、主治及刺灸方法 (1)手太阴肺经: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

  • 夜间尿频灸三穴2018-04-07 07:52:02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水,司开阖,膀胱贮藏尿液,故夜间尿多尿频多责之于肾与膀胱,实为阳气虚衰所致。素体阳虚或年高久病致肾阳不足,封藏失职,膀胱失约,摄纳无权;或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虚衰不能充养肾阳致脾肾两虚,下元温摄不固,均会导致夜尿增...

  • 热针脊椎九宫穴2018-04-07 07:51:37

    取穴法:沿脊椎自上至下仔细压诊,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参阅脊椎X线片或CT片,确定病变椎节。以压痛点最显著的病变椎节棘突间定为中宫,沿督脉在中宫上下棘突间各定一穴,分别称为乾宫、坤宫,然后挟乾宫、中宫、坤宫旁开0.5~0.8寸,依次取巽、兑、坎、离、...

  • 妊娠呕吐的点穴疗法2018-04-07 07:51:12

    穴位:内关、膈俞、肾俞、足三里、太冲。 操作步骤:分补法和泻法。补法:内关穴,继以背部循压法,再点膈俞穴,可抑制胃气上逆。肾俞穴,能安胎补气。足三里穴,引胃气下降。泻法:太冲穴,有止呕作用。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如有头痛者,加前额推运法。...

  • 耳穴压豆治心律失常2018-04-07 07:50:46

    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心脏冲动传导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脏节律或频率异常。用耳穴压豆的方法,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 取穴:心、交感、神门、肾、枕、耳迷根、皮质下、小肠。 治疗:耳廓用酒精消毒后,将王不留置于0.5厘米0.5厘米...

  • 耳穴压豆治呃逆2018-04-07 07:50:21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本症好发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脑血管意外、外科术后等情况下。祖国医学认为胃气上逆于膈是本症的病机。笔者运用耳穴压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耳廓用酒精消毒后,将王不留种籽置...

  • 电针及穴位注射法禁忌2018-04-07 07:49:51

    一、电针法禁忌 电针是在针刺基础上结合脉冲电刺激的一种疗法。当针刺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针体上通入特定的电流,用电刺激结合留针刺激,以达到适宜的刺激量,使针刺的效应有所提高。电针在使用过程中为避免意外的发生,除了必须遵循毫针刺的各项注意事...

  • 首页
  • 上一页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240
  • 241
  • 下一页
  • 末页
  • 267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