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列表
  • 气血凝滞2023-09-20 10:38:27

    气血凝滞 是指血液循行体内,营养周身。如有亏乏、凝滞、妄行均为病症。一般多先由气的运行不畅,然后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导致 气滞,也可因闪挫等损伤而气滞...

  • 气虚体质2023-09-20 10:36:12

    祖国医学认为,虚弱体质分为几种类型, 气虚体质 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不良状态,体力和精力都明显感到缺乏,稍微的活动一下或工作、运动就有 疲劳 及不适的感觉。现代医学将这种情况归于亚健康的范畴内。这些人的身体的免疫能力和...

  • 气上沖心2023-09-20 10:32:13

    又称气上撞心。自觉有股气流从少腹上冲脘腹、胸咽部的表现。 脘腹是中医名词,是指胃脘部及腹部。西医主要是诊断肝,脾,大小肠,膀胱,胞宫及其附件组织的病症。脘腹各部位的划分膈以下为腹部。上腹部剑突的下方,称为心下。上腹部又称胃脘部。脐上部位称小腹,...

  • 气机失调2023-09-20 10:30:10

    气机,即指气的运动。气的运动形式虽然复杂多样,但《内经》将其概括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并将气的升降出入视作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和象征。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气机失调 多由 情志内伤 、邪气留滞,或脏腑经络等功...

  • 气机不畅2023-09-20 10:26:44

    气机不畅就是气不通的意思,气的概念按中医辨证来说还可以分好多种。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成毒。气为血帅,气机郁滞还可导致瘀血阻络。最后形成热毒与瘀血互结。由于胃、肝、脾、肺气机不畅,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湿浊,水肿,痰饮,饮食积滞,瘀血阻滞等。 机不畅...

  • 气短2023-09-20 10:23:58

    气短是指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带粗,气若有所窒,则语言不接续和呼吸勉强。 呼吸短促,多有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疾...

  • 气不摄血2023-09-20 10:21:22

    气不摄血证,又称气虚失血证,是指气虚不能统血而见失血的证候,也是气虚与失血并见的证候。 主要临床表现:吐血,便血,崩漏,皮下瘀斑,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无华,舌淡,脉细弱等。 病因 多由久...

  • 脾虚的预防2023-09-20 10:20:34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虚弱的...

  • 脾虚2023-09-20 10:13:44

    脾虚,病证名。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 ①泛指脾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多因饮食失调、寒温不适、忧思、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所致。症见消瘦面黄、四肢乏力、食不消化、腹痛、肠鸣、泄泻、浮肿、便血、崩漏等。治以健脾为大法。 ②同脾气虚。中医术语...

  • 脾虚的鉴别诊断2023-09-20 10:12:56

    1、脾虚呕吐 【症见】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病机病理】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治法】健脾和胃止呕。 【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

  • 首页
  • 上一页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下一页
  • 末页
  • 428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