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7-21 10:21浏览:
次
什么是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育龄期女性常见病,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肌层生长,同时还伴有周围肌层细胞的增生与肥大,形成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太专业听不懂?)有妇科专家将子宫内膜比喻为不安分的游民,跑到哪儿就祸害到哪儿。异位到卵巢上可以形成巧囊,异位到子宫肌层,则引起了子宫腺肌症。也有人把它比喻成树皮长到树干里去了,都描述的比较形象。
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大约为20%——30%,但其发病率的报告根据人群及统计的不同而差距较大。该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已生育女性,而近年来,子宫腺肌症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其中35%的患者可无明显症状,15%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0%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
为什么会得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的发生跟不安分的子宫内膜有关,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游民”流离失所的呢?子宫内膜直接在肌层上面,中间缺乏一个黏膜下层的保护作用,使得在解剖结构上基底层内膜易于侵入肌层。多次妊娠与分娩、人流、刮宫、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都可造成子宫内膜或子宫浅肌层损伤,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发病。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症的发病跟体内雌、孕激素有关,甚至还与免疫、遗传因素有关。
子宫腺肌症有什么表现?
1:月经失调
40%——50%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子宫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引发。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
2:痛经
发生率占15%-30%,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也就是一次比一次疼。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甚至严重影响生活。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随着病程延长,可并发月经量增多和子宫增大,痛经可随着病情加重而越来越重,但是也有痛经和增大的病灶不成正比。
3:不孕
严重的子宫腺肌症,尤其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容易引起不孕。此类病人子宫增厚又常合并盆腔粘连等,不利于卵巢排卵及胚胎着床,自然妊娠率就明显下降。但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