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应该怎么办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6-29 12:08浏览:

化疗在治疗血液疾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化疗药物治疗时毫无选择性,除了会杀死肿瘤细胞外,还会同时杀死正常的血细胞,甚至产生骨髓抑制,因此,很多化疗过程都同时伴随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由于造血系统中骨髓造血细胞并不都处于增殖期,化疗药的骨髓抑制作用并不严重。但是有的化疗药物骨髓抑制相当严重,如烷化剂对于增殖期或非增殖期的造血细胞均有严重影响,甚至引起不可恢复的骨髓抑制。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数值变得很低,此时你要这么做:

NO.1重视血象检查

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应加强观察,一般化疗结束后2-3天检查血象。当发现血小板降低达二级时,应该及时动态了解血象情况,必要时每天检查血象。

NO.2停用影响药物

血小板降低达二级或以上,停用化疗或可能引血小板减少的各种药物及治疗。

NO.3输血与中医药

此外还包括血小板输注,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最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必要时应考虑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同时应绝对卧床。其实中药在辅助化疗的过程中并非单纯的起到调理的作用,还可针对性辅助调理促进血小板上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NO.4预防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使腹部压力增加的活动,如手拎重物、咳嗽、喷嚏、下蹲、弯腰搬重物等,大便不顺畅时,不要用力排便。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忌肥甘厚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日常活动时,要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肢体与硬物碰撞,预防跌倒。病人应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紧张,保持愉快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