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6-29 08:29浏览:
次
随着近些年来白血病发病率的增高,“白血病”逐渐被人们熟知,但也有不少人们心存疑惑,“白血病患者的血是不是就是白色的?如果不是白色的,那为什么叫白血病?”诸如此类问题层出不穷。那究竟白血病为什么叫“白血病”?是因为血是白色的吗?
白血病的名称在于抽血化验后,医生们发现一种“现象”,病人血液中“白色”的成分明显增多。
血液病医生表示,正常人的血液在抗凝条件下静置后,细胞成分会逐渐沉淀,底层是红细胞,顶层是没有细胞成分血浆,夹在中间薄薄的一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明显增厚的白细胞层,于是,自然而然的,恶性白细胞过多地出现在血液里导致的疾病,就叫“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层变薄,白血病患者大多数都有合并贫血的情况。
并且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类对白血病本质的认识也有了进步和改变,简单来说,就是从白细胞异常增多变成白细胞分化异常。
因此,不是每一位白血病患者都有白细胞增高的情况,也有些病人存在白细胞减少或白细胞正常的表现。
目前临床上针对于白血病是可防可治的,大部分的病人都能够获得好的预后以及长期生存,此外,病人的心情和治疗的疗效是密切相关的,好的心态可以促进疾病的治疗,最后,针对于健康的人们,在生活中要积极做好白血病的预防工作,不幸患病后要及时治疗,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于白血病大家也不必恐慌,用一颗冷静的心去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