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常见血液病急症处理 粒细胞缺乏症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6-28 19:03浏览:

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即为粒细胞缺乏症,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1×109/L时则为严重粒细胞缺乏症。

主要的诊断依据为:1.临床表现:多合并感染,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体温多高达39℃以上,局部体征可不明显。常见感染部位:上呼吸道、肺部、消化道、泌尿道、血液。2.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多正常或减低。3.骨髓象:若骨髓粒系增生良好或低下及成熟障碍,前者提示粒细胞无效生成,破坏过多或分布异常,后者则说明粒细胞减少多系骨髓增生不良所致。

主要的治疗措施

1.积极去除病因,避免再次应用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

2.采取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加强护理,有条件进住层流室,如无层流室,进住单间病房,避免探视。

3.积极防治感染(1)无感染者,可不用抗生素或以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2)对有感染患者尽早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积极进行血培养,口腔分泌物、痰、大便、小便培养,寻找病原菌以指导临床用药。应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广谱。

4.应用造血生长因子促进粒细胞恢复,常用的药物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格拉诺赛特、惠尔血、吉粒芬、欣粒生、特尔津、洁欣);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

5.增加抵抗力,丙种球蛋白应用:10~20g/天×3天,输注新鲜血浆,应用免疫增强剂。

6.输注单采粒细胞,作为抗感染治疗的辅助治疗,但由于粒细胞半衰期短,输注数量有限,反应较多,目前已较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