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6-28 18:10浏览:
次
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的松质骨间网眼中的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细胞,呈黄色,且不能产生血细胞,称为黄骨髓。人出生时,全身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髓中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当机体严重缺血时,部分黄骨髓可转变为红骨髓,重新恢复造血的能力。
骨髓移植是器官移植的一种,向白血病或再生不良性贫血等血液病患者透过静脉注射移植捐献者的正常骨髓细胞的治疗。从而取代病变骨髓,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骨髓移植是各种血液肿瘤、再生不良性贫血症、重度地中海型贫血症以及一些先天性免疫缺乏症或代谢性疾病的根本治疗方法。
骨髓移植患者需要经历五大关。青年患者效果最佳。异基因骨髓移植在45岁以下;自体骨髓移植在55岁以下;无重大内、外科方面的疾病者;急性白血病在第一次完全缓解6~9个月内为最佳,慢粒在慢性期的早期为佳,以上病人如有HLA相匹配的供者可考虑做异基因骨髓移植;如无HLA相匹配的供髓者,则急性白血病可在同一时期做自体骨髓移植;慢粒白血病患者,可在慢性期时采出自体骨髓,以特殊方法冷冻保存,待急性变期,做自体骨髓移植,使其再回到慢性期。由于淋巴瘤在第Ⅰ、Ⅱ期有60~70%的患者用现代联合化疗可以治愈,故一般选用复发或Ⅲ、Ⅳ期无骨髓侵犯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仍有根治的可能。
约60%的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经过异基因或同基因骨髓移植可达3年以上长生存期,部分可达5~6年以上,可谓根治。有调查显示只用常规联合化学治疗,不做骨髓移植的急性白血病,仅有10~15%的人存活到3年,平均生存期仅一年左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生存期平均3~4年,病程虽缓慢,但用目前化疗方法无根治的可能。因此,骨髓移植所取得的疗效较常规化疗为佳。对淋巴瘤及其他实体瘤应用自体骨髓移植亦可达到根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