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血小板减少或危机生命 重视规范使用血小板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4-05 09:30浏览: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有原发和继发之分,据统计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新发5-10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还不包括继发性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因此,应加强普及血小板减少症相关知识、关爱血小板减少患者。
  血小板减少或危机生命
  孙竞介绍,继发的血小板减少主要在于寻找原发病,控制原发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占出血性疾病1/3,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
  他指出,血小板减少给病人带来的最大风险是出血。临床表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出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部分患者仅有血小板减少而没有出血症状,部分患者有明显的乏力症状。
  孙竞解释,根据病程临床可分为新诊断ITP、持续性ITP和慢性ITP。新诊断ITP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皮肤针尖样出现点、紫癜、口腔血疱等,女性月经过多有时为唯一症状。起病前1-3周部分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60%以上可规范治疗后缓解,平均病程4-6周,部分可3月以上转为持续性ITP,但少数症状反复12月以上成为慢性ITP。期间少数病人因为病情严重,血小板计数低于10G/L而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
  规范诊治已成迫切任务
  “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因很多。该病无论是临床表现还是治疗反应都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孙竞介绍,不仅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白血病,其他系统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肝病等均可继发血小板减少,还有先天性和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因此存在不遵循规范诊治以及误诊漏诊的风险,对此,他强调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诊治。
  “近年生活质量分析发现,ITP病人如果没有接受规范诊疗,其生活质量甚至低于肿瘤、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他表示,目前ITP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流程,避免过度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是目前普及ITP的规范诊治中的迫切任务。
  重视规范使用血小板
  近来,新闻上常见出现:“血小板常年处于偏紧状态”、“血小板告急,患儿苦等救命血”等等报道。孙竞表示,由于社会公众对血小板认知的缺乏,血小板来源十分紧张,临床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输血带来的感染性疾病、同种免疫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过敏反应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临床的治疗及患者的健康。
  他呼吁爱心人士踊跃献血,重视规范使用血小板、避免输注浪费等问题,“关爱生命,从重视血小板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