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下肢淋巴水肿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0-01 15:37浏览:

 一 概述
由于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局部水肿,称为淋巴水肿。由于某些原因可导致淋巴液在皮下组织积聚,继而引起纤维增生,脂肪硬化,后期出现肢体肿胀,皮肤增厚、粗糙,坚如象皮,故又称“象皮肿”。可发生于外生殖器和四肢,而以下肢最多见。
二 病因
1.原发性淋巴水肿
由淋巴管发育异常所致,大多数为淋巴管发育不良,少数为淋巴管异常增生扩大。
2.继发性淋巴水肿
因某些疾病原因造成淋巴管阻塞。常见的丝虫感染现已少见,链球菌感染及因癌症施行放射治疗和淋巴结清扫术后等,乃是造成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
三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肿胀,开始于足踝部,以后涉及整个下肢。早期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柔软凹陷性水肿,皮肤尚正常。晚期由于组织间隙中积聚的蛋白浓缩,皮下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等原因,水肿呈非凹陷性,皮肤增厚、干燥、粗糙、色素沉着,出现疣或棘状物。
淋巴水肿的程度分为:
1.轻度
肢体水肿呈凹陷性,抬高肢体后,水肿可减退或消失,皮肤无纤维化样损害。
2.中度
水肿压之不再凹陷,抬高肢体水肿消退不明显,皮肤有中度纤维化。
3.重度
出现象皮肿样皮肤变化。
继发性淋巴水肿常有复发性淋巴管炎和逐渐加重的淋巴水肿。淋巴管炎发作时,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突发性寒战和高热。
四 检查
对下肢肿胀原因不明者,为了排除或区别淋巴病变的原因,可以做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检查。后者又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从趾蹼皮下注入亚甲蓝使淋巴管显示,经皮肤浅表切口暴露后直接穿刺注入含碘造影剂;间接法是在水肿区域的皮内注入可吸收造影剂,然后摄片。
五 诊断
晚期下肢淋巴水肿具有典型的象皮腿特征,诊断并不困难。由于能引起下肢肿胀的疾病较多,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性水肿、动静脉瘘等,但上述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史和表现,鉴别诊断一般较容易。
对下肢肿胀原因不明者,为了排除或区别淋巴病变的原因,可以做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检查。后者又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从趾蹼皮下注入亚甲蓝使淋巴管显示,经皮肤浅表切口暴露后直接穿刺注入含碘造影剂;间接法是在水肿区域的皮内注入可吸收造影剂,然后摄片。
六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包括抬高患肢、穿弹力袜、限制水盐摄入、使用利尿剂、预防感染以及捆绑疗法。
2.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全皮切除+植皮术;真皮皮瓣埋藏术;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或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七 预防
灭蚊和丝虫病的防治,是预防丝虫感染引起淋巴水肿的主要措施。对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淋巴管炎,初次发作时,要彻底处理,抗生素的用量要足,疗程适当延长。足癣是致病菌侵入的一个常见因素,应予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