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血小板型假性血管性血友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6-29 08:21浏览:

血小板型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假性血管性血友病,血小板型血管性血友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基本缺陷是GPⅠb的分子异常。由于血小板与高分子量vWF多聚体结合,使血浆vWF减少,以高分子量vWF多聚体减少为著,血小板减少。随着GPⅠb序列的阐明,现已在3个家系中发现2种突变:Gly233→Val和Met239→Val。

  (二)发病机制

  但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症状】

  本病的主要表现为轻至中度皮肤黏膜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拔牙后出血不止,扁桃体摘除术后或其他外科手术后出血不止,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后出血加重,但有些患者甚至在外科手术后也无出血。

  本病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饮食保健】

【护理】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检查】

  1.外周血 血小板计数减少,最低时可降至20×109/L,血小板体积可增大。

  2.出血时间延长。

  3.血浆vWF水平轻度下降,高分子量vWF多聚体缺如;ADP、肾上腺素、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正常或轻度降低,低浓度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RIPA)增高。

【鉴别】

  本病需与Ⅱb型vWD鉴别。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