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9 16:11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上分2型,急性型与病毒感染有关,如风疹、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及病毒性肝炎等。

  2.继发性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造血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纤维化症、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症、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溶血性贫血等。

  (2)药物如化疗药、抗生素类、奎宁类、磺胺类、解热镇痛剂、苯巴比妥类、抗结核药及利尿药等。

  (3)感染如败血症、伤寒、斑疹伤寒、结核、猩红热等。

  (4)其他如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多次反复输血的溶血反应、血管瘤、脾功能亢进、心肺复苏及体外循环等。

  (二)发病机制

  原发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可能系抗病毒抗体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或免疫复合物黏附于血小板所致。慢性型与自身产生抗血小板抗体有关。继发性或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造血系统疾病、药物、感染、其他如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多次反复输血的溶血反应、血管瘤等引起的系列反应。

【症状】

  1.急性型 多见于婴幼儿,多有病毒感染史,潜伏期2~21天。突然发病,可有畏寒、发热,皮肤和黏膜出现广泛的瘀点、瘀斑,扩大成大片状,甚至形成血疱、血肿,碰撞部位尤甚。内脏受累出现鼻出血、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出血。颅内出血罕见。但较凶险。一般病程4~6周,大多有自限性,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反复发作后转为慢性。

  2.慢性型 主要见于成年女性,起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月经过多常为首发症状和主要表现。皮肤和黏膜可见散在瘀点和瘀斑,血疱和血肿少见。可累及内脏任何器官。有时可见外伤或小手术后创口出血不止。长期反复大量出血可引起贫血、脾脏轻度肿大。病情常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实验检查特征性即可诊断。

【饮食保健】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地榆胶衣蜜饮

  地榆50克,阿胶10克,花生衣、蜂蜜各30克。将地榆切片,焙炒成炭,与花生衣一同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纳入蜂蜜、阿胶烊化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凉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斑色鲜红,伴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吐血、尿血、便血,或伴有心烦、口渴、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有发热,或见腹痛等。

  阿胶葛根藕粉羹

  阿胶15克,葛根粉30克,藕粉60克。将阿胶敲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烊化,加葛根粉,拌和均匀,继续煨煮至沸,调入用冷水拌匀的藕粉,边加热边搅拌至形成羹状即成,每日1剂。可养阴清热,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较多,颜色鲜红,散在分布,病程较长,时发时止,常有流鼻血、牙龈出血,或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心烦不宁、口干口渴、心慌盗汗、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等。

  连衣花生阿胶红枣饮

  连衣花生30克,红枣15枚,阿胶10克。将连衣花生择净,与红枣同入沙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文煨煮1小时。阿胶洗净,入另锅,加水煮沸,待阿胶完全烊化,调入煨煮连衣花生的沙锅中,拌匀,煨煮至花生熟烂即成,每日1剂。可健脾益气、养血摄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反复发作,久病不愈,瘀斑颜色淡紫,常流鼻血、牙龈出血、面色苍白、口唇色淡、神疲乏力、饮食不香等。

  三七炖鸡

  三七15克,阿胶10克,母鸡肉150克,调味品适量。将三七切成薄片,母鸡肉切块,与姜片、葱段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炖至鸡肉熟烂,加入精盐等调味品,再炖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活血化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瘀斑色紫深黯,面色黧黑,妇女月经量多,色紫有血块,头发枯黄无光泽,或伴有胸闷胁痛、下腹部胀痛、妇女痛经等。

  大枣花生猪蹄

  大枣40枚,猪蹄1000克,花生仁100克,调味品适量。先将大枣、花生仁洗净,浸润;另将猪蹄洗净,煮至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锅内放油烧至八成熟,将猪蹄炸至金黄捞出,放于沙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大枣和花生米及黄酒、葱、姜、花椒、盐等,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炖烂即成,每日1剂。可养血健脾,适用于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产后缺乳等。

  鳖甲炖鸭

  白鸭1只,鳖甲50克,生地30克,牡丹皮12克,调味品适量。将鸭去毛杂、洗净,纳入诸药于鸭腹中,加清水适量炖至鸭肉烂熟后,去诸药,加入食盐、味精调味,食肉饮汤,每周2剂。可滋阴清热、宁络止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心烦、口渴、手足心热等。

  猪皮500克,白茅根印克(布包),冰糖适量。将猪皮切碎,加入煎好的白茅根水中炖至稠粘,再人冰糖拌匀,分4--5次食用,1日1次,连服数剂。本方清营解毒,适用于热毒郁营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水牛角30---60克。把水牛角削成薄片,加水煮2小时。1门分2--3次服。本方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

  红枣10~15枚,兔肉150--200克。同放炖锅内隔水炖熟,服用,亦可同放人瓦罐内煮烂,调味服食。本方补气摄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阿胶30克,黄酒、赤砂糖适量。将阿胶加入少量黄酒和水,置水锅上炖溶化后,调入赤砂糖。每日2次分服,连服7天。本方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鸡血藤30克,当归12克,商陆(先煎3小时)20克,墓头回23克,仙鹤草30克,侧柏叶15克,生黄芪120克,生地60克,生甘草30克。水煎服,日I剂,分2次服。本方浙江中医苏尔元方,功能补气培脾,活血化瘀,适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黄芪、党参、当归各20克,肉蔻、熟地各18克,肉桂、熟附块各12克,山药15克,仙鹤草30克,阿胶(烊化)12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为湖北中医黎志远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饮食调理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以免易形成口腔血泡乃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维生素C、P的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时,更应注意饮食调节,要根据情况给予禁食,或进流食或冷流食,出血情况好转,方可逐步改为少渣半流、软饭、普食等。同时要禁酒。

  1.发病较急,出血严重者需绝对卧床。缓解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避免外伤。

  2.慢性紫癫者,则可根据体力情况,适当进行锻炼。

  3.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

  4.脾虚可稍多进肉、蛋、禽等滋补品,但亦要注意不要过于温补。

  5.有热可给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

【护理】

  采用食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存在有机的联系。进行食疗时应注意协调人体内部、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性、统一性。

  1.调整阴阳

  正常的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归根结底是阴阳的相对平衡受到破坏。“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食疗采用补偏救弊,损其余补其不足的方法调整阴阳,恢复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如阴热亢盛易于耗伤阴液的病证,食疗采用清热保津法,选食五汁饮、芹菜粥、绿豆粥等,是泻阳以和阴。如阳虚不能制阴,阴寒偏盛的病证,食疗采用温经散寒法,选食当归生姜羊肉汤、胡桃仁炒韭菜、羊肉羹等,是补阳以制阴。食疗总是围绕调整阴阳、维系阴阳平衡而合理配制膳食。

  2.协调脏腑的性能。

  脏腑病变可以反映到躯体某一局部,局部病变可以体现某一脏腑病变。一个脏腑发生病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食疗时应协调脏腑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恢复机体相互间的生理平衡。如视物昏花,为肝血不足,表现于目,食疗应采用滋补肝肾法,选食猪肝炒枸杞苗、猪肝羹等;如口舌生疮,为心胃火旺,反映于口舌,食疗应采用清心泻火法,选食灯心粥、竹叶芦根茶等;又如肺的病变,可能是其他脏器病变所致。因肝火旺盛,木火刑金者,应以泻肝火为主,选食菊花茼蒿饮等;因脾虚生痰,痰湿壅肺者,应以健脾燥湿为主,选用枳术饭等;肾阴虚不能滋肺者,应以滋肾润肺为主,选食百合枸杞羹等。头痛耳呜、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肝阳上亢,可食菊花饮、芹菜粥等以清肝潜阳;又可食桑椹膏、猪肾羹等滋肾水以涵肝木;或食竹味粥、灯心饮等泻心火,以达“实则泻其子”的目的。同样,其他脏腑的病变,也要根据脏腑间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当的食物,以协调它们之间的平衡,以收到不同程度的食疗效果。

  3.适应气候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应用食物疗法时,应注意气候特点。春季:气候转温,万物生发,机体以肝主疏泄为特征,饮食应以补肝疏散为主,可选食韭菜炒猪肝、桑菊薄荷饮等;夏季:炎热酷暑,万物峥嵘,腠理开泄,机体以心喜凉为特征,饮食应以消暑生津为主,可选食绿豆粥、荷叶粥等;秋季:凉爽干燥、万物肃杀,机体以肺主收敛为特征,饮食应平补润肺,可选食柿饼、银耳羹等;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收藏,机体以肾脏阳气内减为特征,饮食应注意补肾温阳,如选食羊肉羹、狗肉汤等。对于疾病辨证施食时,也应注意季节、气候特点。如春夏感冒,应选食桑菊薄荷饮、荷叶粥等辛凉食品;秋冬感冒,又应选食生姜红糖茶、葱豉粥等辛温解表食品,所以食疗应适应气候,因时制宜。

  4.照顾地域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势高低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

  特点也不尽相同。进行食疗时,应考虑不同的地域的因素配制膳食。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居民易感湿热,宜食清淡除湿的食物;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居民易受寒伤燥,宜食温阳散寒或生津润燥的食物。在西北地区宜用葱豉粥、姜糖等解表,在东南地区宜选食干葛粥、桑菊薄荷饮等解表。

  5.因人制宜

  应根据年龄特征配制膳食。婴幼儿及儿童:生机旺盛,稚阴稚阳,饮食应健脾消食,选择山药粥、蜜饯山楂等为宜,要慎食温热峻补食物;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不足,阴阳渐衰,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选食琼玉膏等,要慎食难以消化及寒凉等食物。性别不同,生理特点不同,配制膳食时应注意男女的区别。妇女月经期、孕期、产期、乳期间,会血气不足,应食以补血为主的膳食,慎食苋菜粥、当归、生姜及羊肉汤等食物。

【治疗】

  本病起病隐袭,症状多变,有些病历除发现血小板减少外,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数病历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和瘀斑。

【检查】

  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凝块退缩不良,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加,失血性贫血,抗血小板抗体可阳性。若伴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则有相应实验室指标改变。

【鉴别】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并发症】

  急性型颅内出血罕见。但较凶险。慢性型长期反复大量出血可引起贫血、脾脏轻度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