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血红蛋白D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10:18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化学分析表明,HbD包括多种不同性质的血红蛋白,现已发现至少11种β链异常和6种α链异常,最常见的HbD Punjab为α2β2121谷→谷胺,HbD LOS Angeles为α2β212→谷胺。我国蒙古族中有α链异常引起HbD者,如HbDα内蒙古。HbD的存在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二)发病机制

  血红蛋白D病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发生点突变,β-珠蛋白链上某种氨基酸被另一氨基酸取代,使血红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血红蛋白C是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使β-珠蛋白链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的异常血红蛋白。

【症状】

  病状和体征,HbD Punjab纯合子,可有轻度溶血性贫血,轻度或中度脾大,但大多没有症状和体征。

  根据临床表现,特别是血红蛋白电泳做出诊断。

【饮食保健】

【护理】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检查】

  1.外周血 HbD纯合子可有轻度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片中可见到靶形红细胞和球形红细胞。HbD杂合子血红蛋白正常,可见少量靶形红细胞。

  2.血红蛋白电泳 示HbD占血红蛋白的95%以上。血红蛋白电泳示HbD占血红蛋白的35%~50%。

【鉴别】

  在碱性pH电泳的位置与HbS相同,应和镰形细胞性状鉴别,用pH 6.2淀粉电泳时HbD和HbA的速度相同而与HbS分开,可供鉴别。另外,HbD溶解度正常,镰变实验阴性也可区别于镰状细胞性状。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