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青霉病(青霉菌病,帚形菌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9:17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马内菲青霉是惟一的原发致病菌,其为双相菌。其他已知致病的有橘青霉、产黄青霉、扩展青霉、斜卧青霉和软毛青霉(亦名普通青霉)。

  (二)发病机制

  青霉病多继发于原发免疫功能缺陷、AIDS、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糖尿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抗生素,装置人工瓣膜等。皮肤感染可引起类似树胶肿样溃疡,多发于腹股沟、阴部及臀部。病理组织有炎症及真菌菌丝、芽孢,分隔、分支菌丝。

【症状】

  1.皮肤感染 可引起类似树胶肿样溃疡,多发于腹股沟、阴部及臀部。此外,亦有报告发生足菌肿及甲癣者。

  2.肺部感染 非特异性,可出现发热、消瘦、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X线可有局灶性肺部炎症浸润或空洞,或见“皂泡”征表现。也可发生肺脓肿。

  3.尿道感染 临床症状类似肾绞痛,可出现发热、肾绞痛、血尿、排出真菌团块,尿中可反复培养出本菌。

  4.心内膜炎及心包炎。

  5.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眼内炎。

  6.真菌性菌血症。

  1.临床特点 无特异性,根据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而原因不明的发烧、脑、眼、泌尿系统感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或心脏瓣膜移植、眼外伤等,应考虑真菌感染。

  2.病理 病理组织有炎症及真菌菌丝、芽胞,分隔、分支菌丝。

  3.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 多次检查均为同一青霉菌种,即可诊断为本病。

【饮食保健】

【护理】

【治疗】

  加强体质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检查】

  真菌镜检:可见无色大小不一的分支、分隔菌丝。

  真菌培养:室温下生长速度较快,菌落呈绒状、絮状、绳状或束状,气生菌丝无色或呈各种颜色,分生孢子梗顶端生有扫帚状分支结构,称为帚状枝。

  病理组织有炎症及真菌菌丝、芽孢,分隔、分支菌丝。

【鉴别】

  青霉菌病需与曲霉病相鉴别。取活检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心内膜炎及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