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过敏性紫癜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6:50浏览:

过敏性紫癜
    【 病史采集】
    1.注意本病的诱发因素,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药物和食物等;
    2.发病前l~3周有无低热或上呼吸道感染;
    3.关节、腹部以及肾损害的症状。
    【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脑膜刺激征、腹部及关节情况,有无浮肿。
    2.紫癜的分布和有无其他皮疹,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 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
    2.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块回缩时间;
    3.必要时可查血小板功能、白陶士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4.骨髓检查;
    5.必要时作腹部、关节、肾脏的X线检查和B型超声波检查。
    【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发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2)以下肢大关节附近及臀部分批出现对称分布、大小不等的斑丘疹样紫癜为主,可伴荨麻疹或水肿、多形性红斑;
    (3)病程中可有出血性肠炎或关节痛,少数患者腹痛或关节痛可在紫癜出现前2周发生。可有紫癜肾炎。
    2.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时间正常。
    3.除外可引起血管炎的其他疾病。
    【 鉴别诊断】
    1.急腹症;
    2.急性肾炎;
    3.其他疾病引起的血管炎,如冷球蛋白综合征、良性高球蛋白性紫癜等。
    【 治疗原则】
    1.消除致病因素;
    2.抗组胺药物;
    3.止血药物: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等;
    4.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皮肤型和关节型较好;
    5.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紫癜性肾炎病情迁延或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一般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也可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 疗效标准】
    1.临床治愈:治疗后一切症状消失,有关检查正常。观察一年未复发者可视为临床治愈。
    2.好转: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但未恢复正常,可视为临床好转。
    3.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