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9 20:53浏览: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各类不同作用机制治疗药物的陆续发现,以及治疗策略方法的不断创新,今天白血病的缓解率、长期无病生存率(DFS)明显提高,甚至相称比例的患者已可获治愈。按细胞遗传学异常进行危险度分组,目前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完全缓解(CR)率低危组[伴t (8;21)、inv (16)、t(15;17) 核型异常]为80%~90%,高危组(伴 - 5/- 7、+ 8、11q23、20q - 等核型异常)为40%~60%,5年DFS低危组50%~ 70%,高危组10%~20%。

一、诱导缓解治疗

迄今,蒽环类药[常用柔红霉素(DNR)或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仍是国际最通用的AML诱导缓解一线方案。用法为DNR 45 mg/m2×3天(或Ida 10 ~ 12 mg/m2×3 d),AraC 100~ 200 mg/m2 连续静脉输注×7 d(或100 ~ 200 mg/m2 每日分2次静脉注射×10 d,AraC的上述两种用法疗效相同),报道CR率60% ~ 85%。Ida的生物活性比DNR高,血浆半衰期长,可透过血脑屏障,且不诱导细胞P-gp表达,心脏毒性低。Wiernik 等以多中央研究结果证实对≤50 岁患者,Ida联合AraC(IA)比DA方案总CR率(70%比59%)和1疗程CR率都更高,对白细胞增高(>50×109/L)的患者疗效较好,因耐药导致治疗失败的病例较少,DFS和整体生存(OS)时间(12.9个月比8.7个月)也更长,但IA方案的暂时性肝损害较多见,骨髓抑制期通常比DA方案更长,合并感染的机会也将更多。

在蒽环类联合AraC的基础上增添第三种药物,以提高AML疗效的探索,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加用6TG已显示并不改善CR率、DFS和OS;加用VP16(etoposide,足叶乙甙) Bishop等认为仅对<55岁的患者可能延长缓解生存,也不提高CR 率和OS。国外成人AML诱导缓解常用方案详见表7-2。

表7-2 成人AML诱导缓解常用方案举例

方案 药物和用法

DA DNR 50 mg/m2 iv 135 d

AraC 100~200 mg/m2 每日分2次 iv 1~7 d

DAT DNR 45 mg/m2 iv 135 d

AraC 100~200 mg/m2 每日分2次 iv 1~10 d

6TG 100 mg/m2 po 1~10 d

DAE DNR 50 mg/m2 iv 135 d

AraC 100 mg/m2 每日分2次 iv 1~10 d

VP16 100 mg/m2 iv 1~5 d

MAE mito(米托蒽醌) 12 mg/m2 iv 135 d

AraC 100 mg/m2 每日分2次 iv 1~10 d

VP16 100 mg/m2 iv 1~5 d

I AE Ida 10 mg/m2 iv 1~5 d

AraC 100 mg/m2 每日分2次 iv 1~5 d

VP16 100 mg/m2 iv 1~5 d

FLAG-Ida fludarabine(氟达拉滨) 30 mg/m2 iv 1~5 d

AraC 2 g/m2 每日分2次 iv 1~5 d

Ida 10 mg/m2 iv 1~3 d

G-CSF 5μg/kg S/C d1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诱导缓解采用蒽环类联合大剂量 (HD) AraC (1~3 g/m2,q12h,4~6 d)与联合标准剂量(SD) AraC相比,一般不提高CR 率,有人认为可延长缓解生存,但尚有争议。ALSG(澳大利亚白血病研究组)对原发、初治AML诱导缓解分别使用HD AraC(3 g/m2,q12h, 1、3、5、7 d)和SD AraC (100 mg/m2, 1~7d),两组均联合DNR和VP16,其中位缓解时间分别为45个月和12个月。不过,目前HD、ID AraC尚非诱导缓解的常规治疗方案,更多还是用于缓解后巩固治疗。
双诱导治疗是提高AML疗效的策略之一。有报道采用DNR 20 mg/(m2·d),AraC 200 mg/(m2·d),VP16 100 mg/(m2·d)(上述药物混合于同一输液袋中持续静滴96 h),加地塞米松(Dex) 6 mg/(m2·d),6TG 100 mg/(m2·d),共4 d为1疗程,间隔6 d,再使用上述方案重复诱导1疗程。结果获CR率、3年生存率和3年DFS该双诱导组患者分别为75%、55%±9%和42%±7%;而标准诱导组(诱导方案与双诱导组相同,诱导间隔时间≥10 d)分别为70%、37%±9%2和7%±6%。虽然两组的CR率没有差别,但双诱导组的3年DFS和整体生存率明显优于标准诱导组。德国AML协作组(AMLCG)以强烈双诱导治疗原发初治AML 725例,患者年龄16~60岁,随机接受2疗程的TAD方案(DNR 60 mg/m2, 3~5 d;AraC 100 mg/m2, 1~2 d和100 mg/m2,q12h, 3~8 d;6TG 100 mg/m2, 3~9 d)或第一疗程使用上述TAD方案,第二疗程使用HAM方案 (HD AraC 3 g/m2,q12h, 1~3 d;mito 10 mg/m2 3~5 d) 。TAD-TAD和TAD-HAM方案的诱导间隔时间均为11 d,缓解后再用TAD方案巩固1疗程,继予同样维持治疗每月1 疗程,直至缓解后3年停药。全部病例的CR率68%,缓解患者的中位DFS 20个月,5年DFS 32%,5年OS 31%。对初诊时LDH>700 u/L伴有预后不良染色体核型,或化疗第16天骨髓原始细胞>40%的高危患者,TAD-HAM方案的CR率65%,5年EFS(无事件生存)17%和5年OS 25%,明显高于TAD-TAD方案(分别为49%、12%和18%)。认为HD AraC联合mito可改善高危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采用高三尖杉酯碱(HHT 2.5~3 mg/m2 1~7 d)、AraC (70~100 mg/m2,q12h,1~7 d)分别联合DNR(30~40 mg/m2, 1~3 d)、mito(8 mg/m2, 1~3 d)和安吖啶(mAMSA 50~70 mg/m2,1~5 d),组成HAD、HAM和HAA三种三药方案,共60例成人原发初治AML随机接受其中一种方案诱导治疗,CR 率达85%~90%。

二、缓解后治疗

缓解后治疗的目的是争取在产生肿瘤化疗耐药之前,消灭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甚至达到治愈。经验证明,缓解后若不予巩固治疗,AML的中位缓解时间仅4个月。

常用的缓解后治疗方案主要为蒽环类联合不同剂量的AraC共2~4疗程(一般不超过6疗程),其中包括HD、ID AraC(1~3 g/m2,q12h,6~12次)联合化疗至少1(1~4)疗程,国外成人AML巩固治疗常用方案见表7-3。

表7-3 成人AML巩固治疗常用方案举例

方案 药物和用法

mAAC mAMSA 100 mg/m2 iv 1~5 d

AraC 200 mg/m2 连续静脉点滴 1~5 d

VP16 100 mg/m2 iv 1~5 d

HAM AraC 3 g/m2 每日2次静脉点滴(3 h/次) 1~3 d

mito 10 mg/m2 iv 3~5 d

HD/ID AraC AraC 1~3 g/m2 每日2次静脉点滴 1~4 d或6 d

DA DNR 60 mg/m2 iv 3~5 d

AraC 100 mg/m2 连续静脉点滴 1~2 d

100 mg/m2 每日2次静脉注射 3~8 d

IAE Ida 10 mg/m2 iv 1~5 d

AraC 100 mg/m2 每日2 次 iv 1~5 d

VP16 100 mg/m2 iv 1~5 d

MA mito 10 mg/m2 iv 1~5 d

AraC 1g/m2 每日2次 iv 1~3 d
不同的缓解后治疗方法和剂量强度无疑会影响患者的缓解生存。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比较自20世纪70 年代以来不同时期对成人AML 采取不同的缓解后治疗所达到的远期疗效。治疗分4 组,包括缓解后给予:①停药观察;②长期小剂量维持化疗;③常规剂量联合化疗巩固加长期小剂量维持化疗;④含HD AraC联合方案巩固强化后停药,不再加用维持治疗。以上4组患者的4年DFS依次为0、15%、20%和30%。证明强烈缓解后治疗可以改善缓解生存。

如前所述,ALSG分组采用HD或SD AraC联合DNR、VP16作诱导缓解治疗,缓解后两组仍分别用原方案 (每疗程从7天减为5天)巩固2疗程,结果两组CR率相似,但中位CR时间和5年DFS HD AraC组为>45 个月和49%,SD AraC 组为12个月和24%,整体生存率两组无差别。西南肿瘤协作组(SWOG)用类似分组诱导、巩固治疗,<50岁患者的4年EFS,HD和SD AraC组分别为33%和21%,>50岁患者分别为21%和9%。肿瘤和白血病B组(CALGB)在患者缓解后分别用3种不同剂量AraC巩固:A组100mg/m2,d1~5,B组400 mg/m2,d1~5,C组3 g/m2, 1,3,5 d。4年EFS分别为21%、25%和39%。

缓解后的HD AraC巩固治疗毕竟以多少疗程为宜?Byrd等(1999)报道t(8;21) AML采用HD AraC≥3疗程比仅用1疗程可明显减少复发率(分别为19%和62%),改善5年DFS(61%和38%)以及5年OS(76%和44%)。

通常AML的维持治疗使用剂量较小、疗程较短、不引起严峻骨髓抑制的低弱化疗方案,如AraC皮下注射和口服6-MP、VP16等,历时2~3年,可有延长缓解效果,但不提高OS率,相宜于老年、不耐强烈诱导和巩固化疗的患者。对经足够强烈诱导、巩固治疗的AML,这类维持治疗可能无明显增加疗效的作用。

年龄、重要脏器功能状况、有无前驱血液病史、对诱导治疗的最初反应以及染色体核型,还包括FLT3的突变状态等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是AML 重要的预后因素。SWOG 和MRC(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按诊断时细胞遗传学特征将AML 分为预后良好、中等、不良三组(分组标准见表7-4),据MRC、ECOG、SWOG、GOELAM 和CALGB(1997—2002)报道,CR率分别为84%~90%,67%~84% 和 32%~58%,5年生存率分别为56%~65%,35%~41%和12%~26%。三组间有明显不同。鉴于不同细胞遗传学特点对患者的化疗反应、生存时间有重要的独立预后意义,为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提供了主要依据,NCCN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为CR 患者制订不同的缓解后分组治疗选择:①伴预后良好核型者接受4 疗程的HD AraC(3 g/m2,q12h, 1,3,5 d)治疗;或予HD AraC巩固1疗程,后行自体BMT。②伴预后中等核型者有三种选择:a.进入临床试验;b.采用同胞相合供体的异基因BMT或自体BMT;c.接受4疗程的HD AraC(3 g/m2,q12h, 1,3,5 d)治疗。③伴预后不良核型者进入临床试验,或采用同胞相合供体/无关供体的异基因BMT。自1994 年起,多疗程HD AraC治疗已成为伴预后良好、中等核型改变患者标准巩固治疗方法。

表7-4 AML的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

SWOG标准 MRC标准

预后良好 t(15;17)伴或不伴其他异常 t(8;21)伴或不伴其他异常

inv(16)/t(16;16)/del(16q)伴或不伴其他异常

t(8;21)不伴del(9q)或复杂核型

预后中等 正常核型+8-Y+6del(12p) 11q23异常

del(9q)del(7q)不伴其他异常

+21,+22

复杂核型(≥3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