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血液疾病 > 文章内容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诊治指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9 20:41浏览:

糖尿病高血糖危象诊治指南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显著的高血糖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轻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ADA2005年公布)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并且餐后任意时刻血糖 水平≥11.1mmol/L
FBG ≥7.0mmol/L
2hOGTT血糖水平≥11.1mmol/L


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损(IFG):5·6-6·9mmol/L
糖耐量减低(IGT):口服75g葡萄糖后2h 血糖在 7·8-11mmol/L
IFG和IGT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2型糖尿病(1)
占我国糖尿病群体中大部分,是分类中定义上最不明确的一个类型
2型糖尿病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不足;或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 胰岛素抵抗,提示2型糖尿病仍是一种异 质情况,今后仍可能有患者陆续从2型范围中分出归入其他类型

2型糖尿病(2)
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年尤其是45岁以上起病,多数起病缓慢,半数以上发病时无明显症状,由健康普查发现。由发现时慢性并发症的检出情况 看,发现时可能已有5-10年病史
患者多数无需依赖胰岛素而达到代谢控制,但在诱因下可发生酮症
患者可伴全身肥胖及体脂分布异常(腹型肥胖)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参与的方式及性质复杂,尚需研究

临床表现
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
合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感染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KHDC)
低血糖昏迷
乳酸酸中毒 (LA)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冠心病、脑动脉硬化、下肢大血管病 变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
慢性感染:
坏疽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
定义
为糖尿病控制不良所产生的一种需要急诊治疗的情况。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流行资料
西方国家1995年,每1000个糖尿病入院患者中有4.6-8例
多为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
发达国家中总体死亡率为2-10%
大于64岁的患者,死亡率达20%
年轻人的死亡率为2-4%
诱 因

急性感染最常见,但体温正常或降低
脑血管意外、酗酒、胰腺炎、心梗
创伤 、手术、妊娠和分娩
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
老年患者血糖逐渐升高没能及时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机理

胰岛素不足 升糖激素增加(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等) →血糖升高,FFA增加→细胞外液高渗,大量酮体产生→细胞内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症状

急性发作,一般小于12小时,有时急骤发作
烦渴、多尿、夜尿增多
体重下降
疲乏无力
视力模糊
酸中毒呼吸(Kussmaul呼吸)
腹痛(仅酮症酸中毒)
恶心、呕吐(可能咖啡样物,潜血阳性,胃镜为出血胃炎)
腿痉挛
精神混乱以及嗜睡
昏迷(发生率10%)

实验室检查
血糖明显升高(多在13.9mmol/L以上)
HCO3-下降(正常值23mmol /L在失代偿期可降 至15-10mmol/L以下)
血PH下降(小于7.3)
尿糖强阳性
尿酮体阳性(当肾功能严重损害时,肾阈升高, 可出现尿糖及尿酮体下降)
血酮体(有条件)定性强阳性,定量>5mmol/L
电解质紊乱
多数血清淀粉酶升高,可能来自腮腺
白细胞数升高,可达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诊断标准

血糖> 13.9mmol/L
PH5mmol/L死亡率>80%
血AG测值(血清钠+钾-CO2结合力-血清氯)>18
HCO3明显降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