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脂症饮食和运动是非常重要的。高血脂患者的饮食应该注重什么?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主要患病因素之一在饮食营养治疗时通常分为单纯性甘油三酯增高、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高血脂的饮食调整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高血脂就是个别营养摄取过多造成失衡所以饮食营养的均衡关健是自我保健。高血脂的治疗、美国圣美安是怎样治疗高血脂的?高血脂的治疗方法、治疗高血脂偏方、圣美安有治疗高血脂偏方高血脂症治疗、高血脂怎么治疗、高血脂症的治疗找圣美安保健专家。高血脂并发症的防治、老年高血脂诊治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对高血脂末梢神经炎、高血脂肾病的治疗较有特色在胰淀素对胰岛细胞功能损伤、高血脂并发症的易感基因研究方面达到海内先进水平。
一. 高血脂的危害。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的血脂水平总体上在逐年升高。据统计,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比80年代的人群血脂水平明显增加,尤其在北方大城市,估计约有30—4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超过边缘性标准的血脂代谢异常即高血脂。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控制高血脂势在必行。
高血脂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早期的高脂血症多数没有临床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高血脂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赖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峻后果。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血脂异常还是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四周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等。
二. 什么是高血脂?
我们一般所说的高血脂,是不准确叫法,正确的名称是:血脂异常,又叫高脂血症,简朴地说就是血脂不正常,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
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它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游离脂肪酸等。
脂蛋白:脂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脂类不溶于水,不能在血液中循环,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进入到血液中被利用。脂蛋白分为四类:⑴乳糜微粒:主要成份为三油甘酯,蛋白质很少,是运输食物中三油甘酯和胆固醇的主要形式。⑵极低密度脂蛋白:含三油甘酯和胆固醇较多,是运输内源性三油甘酯的主要形式。⑶低密度脂蛋白:含胆固醇最高,是运输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⑷高密度脂蛋白:含蛋白质最高,密度最高,颗粒最小,主要作用是把外周组织中衰老细胞中的胆固醇,运输至肝脏中进行代谢并排出体外。
胆固醇是人体内重要的固醇类物质, 80%由内分泌提供,20%由食物中摄取,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主要由膳食摄入量决定。胆固醇可以转化为多种类的固醇类激素,维生素D及胆汁的前体,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胆固醇在血液中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形式存在。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
血脂化验项目: 正常mmol/l(mg/dl) 异常
TC <5.20(200) >5.72(220)
TG <1.70(150) >1.70(150)
HDL-C >1.04(40) <0.91(35)
LDL-C <3.12(120) >3.64(140)
三. 血脂异常的病因。
血脂异常主要原因就是膳食不均衡,胆固醇和脂肪摄入过多造成的。
常见病因:①高胆固醇:饮食中饱和(动物)脂肪摄入过多、肝硬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甲低、肾病及遗传性高胆固醇症。②高甘油三酯:过量热量摄入、酗酒、未控制好的严重糖尿病、肾病,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等)以及遗传性高甘油三酯症。
在澳大利亚,高血脂引起心血管疾病而致死亡人数在所有疾病中占第一位。而澳洲人患 高血脂的原因主要是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和过量饮酒所致。
四. 血脂异常的饮食防治。
血脂异常主要是膳食中摄入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过高造成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进行合理的饮食,是防治血脂异常的重要措施。另外,增加运动量和减重,治疗引起胆固醇升高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也很重要。假如通过这些方法不能将胆固醇降到目标水平,应该开始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继承保持上述生活方式。
饮食防治的主要原则就是降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同时控制总热量和增加运动。
1. 低脂肪饮食。
少食动植物油脂,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控制热量。植物油中也有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并且能提供较高的热能,也要加以控制摄入量。在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时,需要补充必需脂肪酸。尽量不吃煎炸食物,食物中尽量少放油,尽量用低脂或不含脂肪的食物代替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2.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少食富含胆固醇的食品:如动物内脏、脑子、鱼子、鱿鱼等海产动物食品。膳食中胆固醇含量不宜超过300m g /日。
3. 补充优质的大豆蛋白质。
为了减少胆固醇和脂肪摄入量,就要减少含胆固醇和脂肪高的肉类食品的摄入量,补充优质的大豆蛋白质是非常必要的。食用大豆蛋白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有益心血管健康。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治理局(FDA)已经准许:如果每份产品含超过6.25克大豆蛋白,就可以在标签上标明该产品可以降低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4.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防治血脂异常有积极作用。
VB促进代谢,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VE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防备心脑血管疾病。
5. 补充纤维素。
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还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减少甘油三脂。
6. 补充卵磷脂、深海鲑鱼油。
卵磷脂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分解脂肪酸,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称为血液的清道夫。
深海鲑鱼油主要作用就是降低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此外还有减缓血小板凝结,延缓血栓形成的作用。据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功能。
7. 减少食盐摄入量。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互相影响的,为了防治高血压还应该减少食盐摄入量。
8. 少糖戒烟戒酒。
糖、烟、酒都会提升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五. 补充营养食品。
1. 蛋白质粉, 每次1勺,每日1-2次。
2. 维生素B, 每次2片,每日2-3次。
3. 维生素E, 每次4片,每日2次。
4. 深海鲑鱼油, 每次1粒,每日2次。
5. 茶族益脂脐囊,每次1粒,每日2次。
6. 果蔬纤维素片, 每次1片,每日3次。
7. 维生素C, 每次1片,每日3次。
8. 钙镁片, 每次2片,每日2次,睡前半小时加2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