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03 17:38浏览:
次
高尿酸血症(HUA)
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代谢障碍导致血液尿酸水平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HUA发病率有逐年增加之势。海内外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HUA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以及脑中风等众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甚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据估算,目前我国约有HUA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男性为50-59岁,女性于绝经期后。80和9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HUA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10年期间我国HUA的患病率增加近10倍。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
HUA的诱发因素
人群因素:随年龄增加、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HUA史、受教育程度高、静坐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高的人群易发生HUA。
饮食因素:进食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的肉汤等,饮酒(尤其是啤酒)以及体育锻炼均可使血尿酸增加。
疾病因素:HUA多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伴发。创伤与手术:外伤、烧伤、外科手术等。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长时间应用可导致血尿酸增高,如小剂量阿司匹林,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胰岛素、糖皮质激素、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都阻止尿酸排泄。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诊断标准
正常血尿酸浓度
男性 150-350 umol/L
女性 100-300 umol/L
高尿酸血症
男性血尿酸浓度>417 umol/L(7.0mg/dl)
女性血尿酸浓度>357 umol/L(6.0mg/dl)
这个浓度为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
尿酸性肾病
高尿酸血症和/或高尿酸尿症,均可使尿酸在肾组织沉积,导致肾损害,称为尿酸性肾病。
临床类型: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尿酸结石。
尿酸性肾病表现:肾结石-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肾功能衰竭。
早期表现:轻到中度蛋白尿,有或无镜下血尿。可伴或不伴尿酸性结石。早期的肾功能变化仅为浓缩功能的减退,也可有肾小管酸中毒。
慢性期表现:出现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即肾功能不全。可伴或不伴其它靶器官损害(关节,心血管等)。
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病理改变 典型的尿酸性肾病:痛风石在皮髓交界处及髓质深部沉积。尿酸晶体主要在远端集合管和肾间质沉积。这些结晶体形成核心,四周白细胞、巨嗜细胞浸润及纤维物质包裹。长期患者,肾脏不仅有痛风石形成,伴有一些非特异的病变,如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动脉硬化及动脉壁增厚。
治 疗
高尿酸血症的一般治疗:
饮食控制:适当控制高嘌呤食物
碱化尿液:尿pH6.2-6.8
避免受凉,劳累,外伤
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
应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饮食控制:
低嘌呤饮食( 避免动物内脏,海鲜 !)
控制蛋白质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