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3-21 14:46浏览:
次
一、概述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致使血清铁明显减少,贮存铁极度减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不同程度减低所引起的一种贫血。
二、临床症状
早期常表现为眼花、耳鸣、乏力、心悸、体力活动后出现气促;贫血逐渐明显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高兴、烦躁、激动。皮肤、黏膜苍白是最突出的体征。有时出现上皮组织异常所产生的症状。明显贫血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出现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心脏扩大,严峻贫血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含量和红细胞比容(HCT)减少。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也减低。
2、血清铁(SI)降低。
3、总铁结合力(TIBC)明显增高
4、血清铁蛋白(SF)下降,特殊对无症状表现的缺铁期,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5、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明显增高
6、骨髓铁染色可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
四、营养治疗
1、补铁治疗原则和方法 本病的治疗是消除病因及用铁剂量治疗。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等。剂量以元素铁计算为每日6mg/kg。口服铁剂有严重胃肠道反应者可改用肌注右旋糖酐铁。贫血被纠正后继承服用小剂量铁剂3-6个月,以补充铁的贮备。治疗同时宜加服维生素C,以利铁的吸收和利用。
2、膳食中多供应含铁高食品,如猪血、鸡血、猪肝、牛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