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3-21 13:03浏览:
次
1、血红蛋白(Hb):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出血、贫血。
2、 红细胞(RBC)计数:正常男性为400-550万/uL女性为350-500万/ uL新生儿为600-700万/ uL。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出血、贫血。
3、白细胞(WBC)计数:正常成人为4000-10000/ uL新生儿为15000-20000/ u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 uL。
增高:各种细菌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症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5类。
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病毒性感染。
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
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免疫缺陷。
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
增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5、血小板(PLT):正常:100-300%。
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6、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女性0-12mm/h.
增快: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7、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0.5-1.5%。
增高: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