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3-21 12:55浏览:
次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特征为一种或几种血细胞成分的自发性、进行性异常增殖,具有质和量改变的异常白细胞(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器官的广泛浸润,导致正常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发热、白血病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GL) 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点是粒系(包括已成熟的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产生过多。在疾病早期,这些细胞尚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的。本病常于数年内保持稳定,最后转变为恶性程度更高的疾病。
肾脏结石、梗阻、囊肿可致此病。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往往是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脾肿大、食后饱胀。较少见的症状有背痛或四肢痛,因脾脏梗死而觉左上腹或左下胸剧痛。晚期当血小板减少时,皮肤、齿龈易出血,晚期可出现皮肤和黏膜瘀点。眼底可出现静脉充血和出血。
【治疗措施】
1.放射治疗:深部x线,用深部x线对全身和局部的肝脾区以及浸润部位照射。脾区照射开始剂量为50cGy,以后每日或隔日100~200cGy。白细胞降至20×109/L时停止。
2.脾切除术:脾脏可能是慢粒急变的首发部位,切除脾脏可能延缓急变和延长患者存活期。切除脾脏的手术指征:①确诊为慢粒者;②对化疗反应良好;
3.化学治疗
4.骨髓移植
【预后】
在发生急变之前,体力的恢复和一般健康情况往往都很好。但是生命的延长不多,中数生存时间约1~3年,急变一旦发生后,大多于几周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