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3-21 12:53浏览:
次
61. 手术室的自身输血由哪个科室负责?
答:手术室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62. 对于亲属互助献血有哪些规定?
答:亲友互助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63. 稀有血型患者申请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答: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64. 对于新生儿溶血病换血疗法的一般申请流程是如何规定的?
答: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提供适合的血液。换血治疗由经治医师和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65. 决定输血后,从采集血样到送达输血科(血库)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逐项核对。
66. 输血前,临床医护人员要核对哪些内容?
答: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67. 血液输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
⑴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⑵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⑶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⑷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⑸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68. 出现输血反应时的输血科(血库)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⑴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⑵得到报告后,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应立即与值班医师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69.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应如何处理?
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⑴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⑵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输血前后ABO血型、Rh(D)血型,输血前后的血样分别做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⑶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别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受血者血液和血袋中血液同时做细菌学检验。
(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70. 关于填报输血反应回报单有哪些规定?
答: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包括患者信息、血型、血液类型、用量、不良反应类型、输血史等内容,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71. 成分输血的定义是什么?
答:血液由不同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将献血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注有关血液成分,称为成分输血。
72. 成分输血有哪些长处?
答: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73. 输注少白细胞红细胞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
⑴由于输血或妊娠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
⑵防备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患者)。
74. 输注洗涤红细胞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
⑴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患者;
⑵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4)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
75. 输注血小板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
⑴血小板数量减少所致的出血;
⑵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
要求ABO血型相合,一次足量输注。
76.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适应证有哪些?
答:
⑴补充凝血因子;
⑵大面积创伤、烧伤。
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37℃摆动水浴融化。
77. 贮存式自身输血有哪些要求?
答:
⑴只要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行择期手术,患者签字同意,都适合贮存式自身输血。
⑵按相应的血液储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采集血液。
⑶每次采血不超过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
⑷在采血前后可给患者铁剂、维生素C及叶酸(有条件的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⑸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
⑹对冠心病、严峻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慎用。
78. 什么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答:ANH是指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份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身血回输给患者。
79.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有哪些要求?
答:
⑴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红细胞压积≥0.33),估计术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虑进行ANH。
⑵手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灌流时,也可采用。
⑶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0.25。
⑷术中必须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胞压积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
⑸下列患者不宜进行血液衡释:血红蛋白<100g/L、低蛋白血症、凝血机能障碍、静脉输液通路不畅及不具备监护条件等。
80. 什么是回收式自身输血?
答: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体腔积血、手术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滤过、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患者。血液回收必须采用合格的设备,回收处理的血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体外循环后的机器余血应尽可能回输给患者。
81. 回收式自身输血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
⑴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⑵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羊水或毒液污染。
⑶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⑷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