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列表
  • 化脓性心包炎2018-09-25 12:32:13

    概述 化脓性心包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心包急性化脓性炎症。包括心包脏层及壁层的急性和慢性的炎症,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发病率明显降低。患者多为幼儿或青少年,老年人少见。化脓性心包炎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心包积液、心包压塞等并发症。 二 病因 化...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2018-09-25 12:31:16

    一 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 ( AMI) 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出现动脉供血剧减甚至中断,心脏输出不能满足全身需求,导致缺血性心肌坏死,同时合并出现左心功能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 AMI) 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为泵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而且 AMI 不易及...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2018-09-25 12:30:13

    一 概述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心排出量急剧且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各器官严重灌注不足引起全身微循环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缺血、缺氧、代谢障碍以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其最危重并发症之一,是AMI死亡的主要原因,随...

  • 假性动脉瘤2018-09-25 12:29:14

    一 概述 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二 病因 假性动脉瘤是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因火器伤、刺伤、医源性损伤等致动脉壁全层破裂出血。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

  • 假性室壁瘤2018-09-25 12:28:14

    一 概述 室壁瘤分为真性室壁瘤和假性室壁瘤。假性室壁瘤是心肌破裂形成的包裹性血肿,心包壁层心肌破口为假性室壁瘤与心腔的交通口,瘤腔内可有血栓,主要发生于心梗后数小时至1周内,以左室下壁多见,多因急性心包填塞而死亡,但其发生率低,约占全部心梗的...

  • 颈动脉硬化性狭窄2018-09-25 12:27:13

    概述 动脉硬化性狭窄为全身性疾患,发生在大、中动脉,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导致器官、组织的供血不足,本病多发生在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颈动脉作为颅外供血血管,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是导致...

  • 肾动脉硬化性狭窄2018-09-25 12:26:13

    一 概述 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RAS)是缺血性肾病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肾血管疾病的60%-90%。肾动脉硬化性狭窄主要侵犯肾动脉开口处或近端1-2cm处,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钙化,使肾动脉出现锥性或偏心性狭窄,部分患者狭窄后方可有动脉的扩张。...

  • 室壁瘤2018-09-25 12:25:14

    概述 冠心病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后梗死区域出现室壁扩张、变...

  • 室间隔穿孔2018-09-25 12:24:09

    一 概述 室间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一旦穿孔发生后往往迅速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死亡。手术治疗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仍尚高,早期死亡率高,近期出现介...

  • 特发性心包炎2018-09-25 12:22:53

    概述 特发性心包炎(idiopathic pericarditis)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直接侵入感染或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在这类心包炎患者中,曾有研究分离出柯萨奇B、埃可8型病毒。目前对心包液、血液、咽部分泌物和粪便等进行病毒分离和培养,提供病原诊断的可能性...

  • 首页
  • 上一页
  • 393
  • 394
  • 395
  • 396
  • 397
  • 398
  • 399
  • 400
  • 401
  • 402
  • 403
  • 下一页
  • 末页
  • 606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