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脑血管 > 列表
  • 毛细血管或静脉血栓形成2018-10-02 10:13:31

    一 概述 毛细血管或静脉血栓形成又称毛细血管动脉瘤。本病的重要性主要为临床上类似恶性黑色素瘤。 二 病因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 三 临床表现 呈半球形或轻度分叶结节,中等硬度,大小2~10mm,颜色为蓝黑色。其周围有红晕或褐色色素沉着。皮损突然或逐渐...

  • 大脑大静脉瘤2018-10-02 10:13:22

    一概述 大脑大静脉是位于中线部位的静脉结构,由大脑大静脉和Rosenthal基底静脉汇流而成向后与下矢状窦汇合,形成直窦主要引流丘脑、颞叶内侧面、枕叶和小脑上蚓部。大脑大静脉瘤主要为大脑大静脉的瘤样扩张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动脉瘤,故也称大脑大静脉动脉瘤...

  •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2018-09-27 09:22:19

    一概述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指病变仅局限于下肢浅静脉者,其病变范围包括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及其分支,绝大多数病人都发生在大隐静脉,临床诊断为大隐静脉曲张。病变的浅静脉表现为伸长、扩张和蜿蜒屈曲,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和体力劳动的人群。单纯性...

  • 腹腔内脏动脉慢性闭塞2018-09-27 09:21:16

    一概述 胃肠道的营养动脉主要是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3支。当其发生慢性闭塞时,可能产生3种后果:建立充分的侧支循环;发生肠梗死;发生肠缺血。后者是由于侧支循环足以维持肠管活力但不足以维持进食时的生理功能需要,故而出现餐后疼痛。...

  • 心源性肝硬化2018-09-27 09:19:15

    概述 心源性肝硬化又称淤血性肝硬化、槟榔肝。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脏被动淤血患者,多为心脏严重衰竭所致的症状和体征,而肝脏受累表现则居次要地位。患者可有轻度右上腹不适、黄疸、肝大。体格检查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包括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18-09-27 09:17:51

    一概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二病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

  •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018-09-27 09:16:43

    一概述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上肢深静脉系统、颈内静脉、头臂干和上腔静脉血栓形成,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上肢肿胀、疼痛、皮肤青紫和浅静脉曲张是本病四大主症。 二病因 1.原发性病因 因上肢的体位改变或强力活动,造成血管受...

  •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2018-09-27 09:14:50

    一概述 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是指心脏手术1~3周后出现发热、心包炎、胸膜炎等临床症状群。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发病率为l0%~40%,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5%的病人复发常出现在手术后的头3个月内。此综合征首先发生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手术患者,认为是风湿热的...

  •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2018-09-27 09:13:31

    一概述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简称中隔支阻滞,又称左间隔分支阻滞,简称间隔支阻滞、左中隔分支阻滞等,也称前向性传导延缓。症状体征:左束支中隔支阻滞本身不产生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故临床上常无症状。多表现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二病因 左束支中隔支...

  •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2018-09-27 09:12:26

    一概述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又称左后半阻滞。左后分支阻滞本身无明显症状,如其合并右束支阻滞,则会出现晕厥、抽搐等。 二病因 左后分支阻滞常见的病因有冠心病,在心肌梗死时的发生率为1%左右,因为需多支血管堵塞导致前壁合并下壁及右心室梗死,或前降支病...

  • 首页
  • 上一页
  • 376
  • 377
  • 378
  • 379
  • 380
  • 381
  • 382
  • 383
  • 384
  • 385
  • 386
  • 下一页
  • 末页
  • 606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