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溃疡病发生率高2倍,吸烟影响溃疡愈合和可促进溃疡复发,其可能机制:
(1)吸烟可以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多。
(2)吸烟可能抑制胰腺分泌HCO3-盐,从而削弱中和球部内酸性液体的能力。
(3)吸烟可影响幽门括约肌关闭功能而导致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吸烟可使胃排空延缓和影响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
(4)吸烟可影响胃十二指肠黏膜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量和黏膜血流量,从而降低黏膜的防御功能。
2.饮食 酒、咖啡、浓茶、可口可乐等饮料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易诱发溃疡病。吃精制低纤维素食物者比吃高纤维素者溃疡发病率高。有人认为多渣食物或许有促进表皮生长因子或前列腺素释放增多的作用。
3.精神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十二指肠溃疡。人在应激状态时,可能促进胃的分泌和运动功能增强,胃酸分泌增多和加速胃的排空,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胃十二指肠血管收缩,黏膜血流量下降,削弱了黏膜自身防御功能。
4.药物 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约有10%~25%患者发生溃疡病,其中以胃溃疡更为多见。除药物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直接刺激作用外,主要是由于这类药物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活性使黏膜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削弱了对黏膜的保护作用。阿司匹林原物是脂溶性的,能穿透上皮细胞膜破坏黏膜屏障。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易于发生并发症,70岁以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约半数出现并发症。部分病人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使用NSAID是并发症易于发生的原因之一。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死亡率高达30%,其预后取决于病人年龄的大小,特别是伴发疾病的存在与否。
1.出血 出血是老年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出血最大,易于反复出血,死亡率高。有研究表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死亡率是年轻患者的4~10倍,高达25%。一些学者认为,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更易出血,但死亡率是否更高,则意见不一。
2.穿孔 穿孔占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第2位。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穿孔常无典型临床表现。据统计。约半数病人发病24h以上才就医。25%~33%的病人以突发衰竭为首发表现。30%~65%的病人穿孔前无消化性溃疡的症状。这些因素延误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断。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因为没有膈下游离气体而排除溃疡穿孔的诊断,因为25%~28%的病人无此征。
3.幽门梗阻 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胃输出道的梗阻的发生率在西方国家明显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仍不少见。输出道梗阻是由十二指肠溃疡造成的十二指肠变形所致,胃溃疡引起者较少见。所有消化性溃疡合并输出道梗阻病人均有长期溃疡病史,病人常有体重减轻、消瘦和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