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疾病 > 文章内容

赤膜下垂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4-24 09:38浏览:

本病多是椒疮(砂眼)失治或调治失宜,再加心,肺,肝诸经风热、内火,致瘀血凝滞所致。
[辨证论治]
1.风轮风热证:睑内颗粒丛生,赤脉下垂,眼内沙涩刺痒,泪出眵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
2.风轮热毒证:黑睛上缘丝脉粗赤,尽头生翳,眼痛头痛,怕热羞明,热泪多眵,舌红苔黄,脉弦。清热解毒、退翳明日。

1.多见于椒疮、粟疮重症。
2.赤脉自上而下伸向黑睛,并有菲薄翳膜遮掩黑睛,与正常黑睛形成明显分界,荧光素染色呈针尖样着色或见融合成半月状。
3.睑内表面见椒疮累累成片。
4.自觉眼内沙涩疼痛,畏光流泪,视力障碍。

 

 

 

偃月侵睛:以风轮上际发白,状若月牙,渐渐向下侵蚀为主要表现,无赤脉下垂,荧光素染色无着色,通常无自觉症状。
本病双眼发病,治不及时,可发展为血翳包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