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口腔 > 文章内容

眼眶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01-28 09:11浏览: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relatedorbitopathy,TRO)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病,约50%的甲状腺功能下降患者被累及。根据疾病活动度和严重程度不同,可表现为眼睑退缩、眼睑迟落、突眼、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即使是轻中度TRO患者,其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显著影响,甚至低于糖尿病、心脏衰竭患者等。TRO发展过程一般分为静止期和活动期,在活动期一般主要依靠内科治疗,治疗患者甲状腺疾病,眼科医师也可以给予全身免疫治疗。在静止期,可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眼眶减压术分类和手术方法的选择

TRO不单是眼眶病,同时也涉及眼眶和眼睑。因此,TRO的手术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眼眶减压、眼外肌手术和眼睑手术。传统意义上的手术指征包括压迫性视神经病变(compressiveopticneuropathy,CON)、暴露性角膜炎、眼球突出伴随眼内压(IOP)升高且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耐受较差。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的手术目标为美容,例如整形达到美容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改变手术方案以同时达到治疗和美容的目标等,这些均可以考虑作为眼眶减压术的手术指征。

眼眶包括四个壁,分别为内壁、外壁、眶底和上壁。目前,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手术方式不同,

临床上称第一个壁为脂肪前壁,此处减压用于轻度突出(超过正常值2~3mm);

对于中度突出(超过正常值3~6mm),应实施外侧壁减压;

对于重度(超过正常值4~7mm)和极重度(超过正常值5~9mm)突出,分别实施为内侧壁和眶底减压,其中外壁减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当突眼度<22mm时,推荐实施深外侧壁减压联合脂肪切除;

当突眼度为22~25mm时,可实施内侧壁和深外侧壁减压,可降低术后复视的发生率;

当突眼度>25mm时,可实施内侧壁、深外侧壁和眶底联合减压术;

对于合并CON和暴露性角膜炎的患者,或者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危及视功能,可实施三壁联合减压术。

眼眶减压术风险比较

对于眼眶减压术,手术切口推荐选择结膜径路,术后没有瘢痕。随着临床患者美容需求的增多,眶减压手术数量也在增多,即眼眶脂肪去除,这同样适用于高度近视的突眼患者,可明显改善突眼症状。脂肪去除减压毕竟疗效有限,且风险一般大于眶壁减压,因为抽出的多为眶底脂肪或球后脂肪。

通常,在临床上眶外侧壁减压术应用比较广泛,风险较小,术后患者出现复视、其他视觉障碍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也会使用内侧壁和外侧壁联合减压手术,也称为平衡减压。该联合方案治疗效果较好,虽然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纯外侧壁减压术,但仍低于眶底脂肪去除减压。

若内侧壁和外侧壁联合减压仍不能满足手术需求,则需要考虑眶底减压。

(此处内容略、详见全文)

内镜导航系统的应用

传统眼眶减压术是一类难度大、风险高和并发症多的复杂手术,手术过程中借助先进器械和技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并达到"精准医疗"的目标。在导航内镜的辅助下进行眼眶减压术,可在最小的创伤下,用最精准和安全的方式来获得有效的眼眶减压。

范先群教授所在科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技术辅助眼眶手术的研究,将计算机导航技术和内镜技术结合,应用内镜导航系统辅助眼眶减压手术,建立术前规划、术中应用和术后验证的完整流程。术前通过规划软件进行精确的微创设计,包括手术切口、眼眶减压部位和范围的精确设计,并预测眼眶容积的变化及术后眼球的位置;术中应用内镜导航技术实时精准监控减压范围,避开眶内重要结构,观察眼球回退的效果,判断是否达到了满意的结果。

避免了传统手术仅靠双眼看、双手触产生的误差。术后再次行眼眶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与术前设计融合,对比验证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提高手术技术。临床多数病例显示,内镜导航系统应用于TRO眼眶减压手术,实现眼眶深度有效减压,降低了术后复视等手术并发症,显著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