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口腔 > 文章内容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单疱)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4 06:08浏览: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病毒性角膜炎的一种:
    病因: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所致,它是一种较大的DNA病毒,存在比较广泛。对于神经组织和来源于外胚叶的上皮细胞有亲和力。六个月以上的婴儿由于从母体内获得的丙种球蛋白日益减少,对疱疹病毒没有免疫力。当眼、唇、口腔粘膜和皮肤等处上皮受到损害时,该病毒即可进入基底细胞内。
临床上常见类型有:
  1.浅层损害(浅层疱疹性角膜炎)
    ①树枝状  早期可为点状、晕状、星状或丝状l扩展后成地图状。
    ②慢性浅层性(营养障碍性,变态疱疹)。
  2.深层损害(深层疱疹性角膜炎)
    ①非溃疡性  盘状角膜炎。
    ②溃疡性  慢性疱疹性角膜溃疡。
    实际上,以上各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现将以上各类型分述如下:
  1).树枝状角膜炎:但第一次发病者,约有25%在两年内再次复发,而第二次发病者其复发率
       则上升达50%。
  2).慢性浅层疱疹性角膜炎:角膜各层为广泛的疤痕和新生血管所占据,视力受到严重损害。
  3).盘状角膜炎: 90%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少数由带状疱疹、牛痘疫苗、流行性腮腺炎
       或水痘病毒引起。严重的实质性深层损害,可侵犯整个角膜实质呈弥漫性实质性角膜炎。
       角膜上皮水肿,可以形成水疱,且常伴有色素膜炎,名疱疹性角膜色素膜炎。角膜血管新
       生,愈合后形成致密疤痕。当继发青光眼时疼痛加重。
  4).慢性疱疹性角膜溃疡  为深层实质性损害中更为严重的一型,是浅层疱疹损害经用皮质类
       固醇治疗后溃疡加深、扩展而成。溃疡形态经常还保持着宽得多的树枝形态(地图形),但很
       深,常伴有前房积脓。约一半以上的病例有霉菌或细菌的继发感染。深的溃疡可导致穿孔。
 诊断: 
  1)病史询问既往有无皮肤疱疹性损害或单疱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史,近期有无诱发因素(如热病
       史)。眼部可出现异物感、羞明、流泪及视力模糊等刺激症状(儿童症状明显,成人则较轻)。
  2)眼部检查  原发感染常有眼睑或睑缘的疱疹性皮损,并常伴有无痛性耳前淋巴结肿大,结膜
       常呈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的改变,角膜可出现典型的树枝状或其他形式(如点状、星状、地图
       状、盘状等)的损害。角膜知觉减退是帮助诊断此病的一种较具特征性的体征。   
治疗:
    由于原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多为自限疾患,一般愈后不留混浊,因此只需热敷、散瞳、局部包扎或盖以眼垫,防止继发感染即可。如局部涂用0.5%疱疹净眼膏,每日5次,则更能缩短病程,防止病变变坏。
    对于继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由于临床经过复杂,迁延不愈,易于复发,对眼功能的损害较大,因此临床上倡用的疗法较多,兹简述于下:
  (1)去除含有病毒的上皮细胞(清创和烧灼法) 
  (2)局部应用抗病毒药物:  理想的抗病毒药应该是:①只对病毒起作用而不影响宿主细胞,②低
      浓度即能完全抑制病毒的分裂、繁殖。
  (3)免疫疗法 ;
  (4)手术疗法:  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以选用结膜瓣成形术或睑缘缝合术。对于反复发作的复发
      性单疱角膜炎,虽经各种治疗仍经久不愈,且有穿孔趋势者,可以考虑角膜移植手术,但效
      果不甚理想。尤其是板层角膜移植术较穿透性更易复发,可能是潜伏在角膜实质内的病毒未
      能完全除去之故。手术前停用皮质类固醇数周,眼部无活动病变者做穿透移植更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