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口腔 > 文章内容

肥大性龈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01 13:50浏览:

肥大性龈炎(Hypertrophic  Gingivitis)是牙龈组织受到长期的局部刺激所引起的慢性炎症,表现以牙龈明显的炎性肿胀、增生为特征。病变可累及附着龈。多见于青春期,以上下颌前牙唇侧牙龈为好发部位。
       病因除引起边缘性龈炎的局部因素外,尚可有口呼吸、牙齿排列或咬合的异常。青春期内分泌的改变,特别是性激素的变化,也易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
       牙龈肿胀肥大,呈深红色或暗红色,组织松软,探诊易出。牙龈乳头呈球状突起。肿胀的牙龈常可覆盖前牙唇的1/3或更多。由于牙龈肥大,使龈沟加深而形成龈袋,袋内易藏食物,细菌易滋生,自洁作用差,故炎症加重,可有深性分泌物。若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出现单发或多发性的龈脓肿,特别以龈乳头区较多见自觉症状可有刺激性牙龈出血、发胀、口臭等。病变后期,因纤维增生而使牙龈质地较为坚韧,炎症也有减轻,又称增生性龈炎。
       妊娠期间发生的肥大性龈炎,称妊娠期龈炎(Pregnancy gingivitis)。有时个别龈乳头肿胀成球状且常带蒂,称妊娠期龈瘤。分娩后,肥大的牙龈一般可自行消退。
       某些系统性疾病也可出现牙龈的肥大或增生改变。应注意鉴别,如:
        白血病由于白细胞增多,在末梢血管内淤积,造成牙龈肿胀和肥大,龈色苍白,如伴有炎症则龈缘充血并有渗血现象。病情严重者,龈乳头或龈缘出现坏死,并有口臭。
        维生素C缺乏性龈炎。整个牙龈呈紫红色,易出血。重者,龈缘坏死,口臭明显。
       长期服用苯妥英纳的病员,可出现牙龈增生,其特征是颊、舌侧牙龈同是增生,呈结节状,质坚实,色浅淡,不易出血。
       治疗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刮除牙石,消除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复物等,对口呼吸者,应针对原因,加以处理。有咬合异常者,可磨改牙齿或作正畸治疗。
        2.药物治疗可用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袋内上碘合剂或灭滴灵、螺旋霉素药膜,并有漱口剂含漱等。若有脓肿发生时,可配合抗菌药物的治疗。
        3.手术治疗经上述治疗后仍不能使牙龈恢复正常生理外形者,可作牙龈切除术。
由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牙龈肥大,应先进行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再配合适当的局部治疗。如白血病引起者,应先到内科诊治,不应轻率地进行牙石刮除或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