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口腔 > 文章内容

茎突综合征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20:32浏览:

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腺增多等症状的综合征。扁桃体切除是常见诱因。

茎突过长的解剖

茎突是舌骨链的一部分,它来自Reichart软骨的第二支弓部,它有4个分开的胚胎部分:① 鼓舌部;② 茎舌部;③ 角舌部;④ 舌骨下部。茎突起于颞骨下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圆柱状,远端伸向内、前下方,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多数较直,少数可有弯曲,正常人茎突长度差异较大,按文献不同报道,茎突的正常长度为2.5~3.0cm。正常的茎突尖部通常位于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之间恰好位于分叉之上,更偏于颈外动脉,与颈外动脉关系密切。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伴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位于其内侧,容量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这是茎突过长引起症状的解剖基础。

茎突过长的病理

现在有以下几种理论可解说茎突过长病理变化:① 部分或全部茎突韧带骨化。茎突的一部分发育成茎突舌骨韧带,若有额外骨化中央,则韧带部分骨化亦可致茎突过长,若韧带全部骨化,则称为茎突舌骨韧带骨化(或钙化),与舌骨小角呈骨性愈合,骨化中间亦可形成假关节;② 茎突胚胎联结成份的异常骨化;这可解释茎突的弯曲和许多茎突韧带附着处新骨的形成,这种理论基于组织学的证据,在韧带附着的四周骨膜下见细胞的化生改变;③茎突软骨成份的存留连接到颞骨,然后骨化成骨。

茎窦过长的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缓慢,病史长短不一,常有扁桃体区、舌根区疼痛,常为单侧,多不剧烈,可放射到耳部或颈部,吞咽时加重。咽异物感或梗阻感较为常见,多为一侧,吞咽时更为明显,有时在讲话、转头或夜间加重。也可引起咳嗽、当颈动脉受到压迫或磨擦时,疼痛可从一侧下颌角向上放射到头颈部或面部。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等神经衰老的表现。

查体:触诊扁桃体区可扪到坚硬条索状或刺状突起,患者可诉此处为不适之处,并可诱致咽痛或咽痛加重。多为单侧过长。茎突X线片常显示其长度过长,或有偏斜、弯曲等情况。

茎突过长的诊断

凡年龄在20岁以上,有咽痛、咽异物感,兼有颈部痛、耳痛、头痛者应想到此病,并行触诊及摄茎突片,必要时可行扁桃体手术探查。此病需与咽炎、舌咽神经炎、舌咽神经痛、茎突骨折等病相鉴别。

茎突过长的诊断

手术治疗为主。普通病人无感觉或者说感觉并不很重时可不手术治疗。只有症状很重,迫切需要治疗者方行手术。手术办法有两种:经口咽切短茎突术及颈外手术方法。手术后症状消失时间、次序不一,一般咽部疼痛及异物感消失较快,而头痛、耳痛、耳鸣、头晕消失时间有时较慢,有的需1--6月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