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口腔 > 文章内容

激光矫正“远视眼”手术,应该遵循的原则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19:52浏览:

   一位刚刚开始走上准分子激光岗位的同行问我,“远视眼”激光矫正手术方案的设计需要注重些什么?在这里我将介绍这些年来,实施远视矫正手术的心得。不一定都对,欢迎同行们指正!

与近视屈光手术不同,远视手术需要考虑到以下检查结果:

1、远视力与近视力 术前检查时,一定要检查近视力,因为许多远视患者的远视力并不差,有的甚至可以达到0.8—1.0,另外一部分高度的远视患者,往往还合并有弱视,导致验光矫正的远视力不佳。因此不能够仅仅用远视力的好坏来衡量该患者是否应该接受手术,以及判定术后的视觉效果。很多医生看到患者术前裸眼视力有1.0,就不敢给病人手术,万一术后看远的裸眼视力低于1.0,不好向患者交待。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困惑。我的看法是:远视患者的看近视力一般都很差,患者迫切要求能够更好的从事近距离工作,因此术前对看近视力进行矫正验光很重要,看近视力是衡量远视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近视力通过配镜能够明显提高,手术就有必要实施。

2、主觉验光结果的比较 远视患者各种主觉验光结果之间差异很大,因为患者的睫状肌往往可以调节掉一部分远视度数,而且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眼球调节力还不同,所以在同一天的不同时刻为远视患者验光,会验出不同的度数。这就使医生很为难,到底按什么时候的度数手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通常,散瞳将睫状肌的调节力麻痹之后,验出的远视度数是比较正确的,一般都会明显高于散瞳前验光的度数。假如用波前像差系统验光,得出的远视度数在散瞳与未散瞳的结果之间。手术医师如果按散瞳的度数手术矫正,患者并不一定能够接受。

经过多年为远视患者手术的经验,我觉得远视手术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考虑年龄与职业:不同年龄段对远视的耐受性有明显差别。年纪越轻,则远视对看远、看近视力的影响越小。反之,年龄越大,则影响越明显。因此针对30岁以下的远视患者,应该根据散瞳后验出的远视度数,减去100度进行手术矫正,这样术后的远、近视力都会有比较好的状态。而对于35岁以上的远视患者,则应该按照散瞳的远视度数矫正,绝对不能有所保留。对于一些长期近距离工作的远视患者,手术时应该考虑轻度的过矫,比如:散瞳验出的度数是400度远视,我们手术时要按450度远视进行矫正,使其术后保持低度近视,将明显提高其工作效率。为一些患有远视的机动车驾驶员手术时,则应该考虑保留少量远视度数。

B、适当欠矫:除非患者因为工作性质,或其他特别的需要,否则远视手术时尽量不要过矫,而是轻度欠矫。由于远视患者绝大多数从小就是远视眼,他们对远视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依靠性,即在轻度远视时,看远视力最好,而一旦手术后过矫,变成轻度近视,虽然近视力有改观,看远的视力很有可能明显下降。很多病人不能理解:“我术前看远可以到1.0,怎么现在只能看到0.6啊?”他们会反复多次来找医生解决,医患双方很轻易丧失彼此的信任。

C、留意角膜的曲率:手术后角膜中心区域的曲率值必须小于“48D”,个别特别患者术后的角膜曲率值,最大也不能超过“49D”,当术后瞳孔中央的角膜曲率大于“48D”时,由于角膜瞳孔区的弯曲度明显增大,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物扭曲变形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术前角膜中央曲率已经高于“46D”的远视患者不宜接受手术。每矫正100度的远视,角膜中央曲率值在术前基础上增加0.85—1.0D,如果术前由此推算出术后曲率值将高于“48D”,建议不要手术,或者手术欠矫。

D、治疗光区问题:当手术医师将远视度数输入准分子激光设备时,机器会自动将激光扫描区域默认在5—9毫米范围,瞳孔区5毫米范围内,激光将不扫描。手术后,瞳孔区5毫米区域的角膜弧度向前隆起,达到矫正远视的目的。一些医师为了矫正更多的远视度数,不顾后果地将5毫米区域向中央区缩小,手术后弧度隆起的区域也相应变得非常小,造成患者视觉质量极差。我的经验是:远视激光扫描的内环直径不能小于4.5毫米,否则失去手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