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五官口腔 > 文章内容

沙眼如何防治?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8-19 20:08浏览: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

沙眼多由A、B、C或Ba抗原型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感染率和严峻程度同居住条件以及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热带、亚热带地区或干旱季节轻易传播。沙眼为双眼发病,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间接传播,节肢昆虫也是传播媒介。

沙眼一般起病缓慢,多为双眼发病,但轻重程度可有不等。沙眼衣原体感染后,潜伏期为5~14天。幼儿患沙眼后,症状隐匿,可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成人沙眼为亚急性或急性发病过程,早期即出现并发症。沙眼初期表现为滤泡性慢性结膜炎,以后逐渐进展到结膜瘢痕形成。

沙眼急性期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异物感,较多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可出现眼睑红肿,结膜明显充血,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浸润、充血、充满滤泡,可合并弥漫性角膜上皮炎及耳前淋巴结肿大。

沙眼慢性期无明显不适,仅眼痒、异物感、干燥和烧灼感。结膜充血减轻,结膜污秽肥厚,同时有乳头及滤泡增生,病变以上穹窿及睑板上缘结膜显著,并可出现垂帘状的角膜血管翳。在病变进展中,结膜病变逐渐形成瘢痕。最早在上睑结膜的睑板下沟处,称之为Arlt线,渐成网状,以后全部变成白色平滑的瘢痕。角膜缘滤泡发生瘢痕化改变,临床上称为Herbet小凹。沙眼性角膜血管翳及睑结膜瘢痕为沙眼的特有体征。

沙眼晚期发生睑内翻与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角膜混浊、实质性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等并发症,导致症状加重,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我国在1979年制定了沙眼分期方法:

Ⅰ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与角膜血管翳。其中以上活动病变占上睑结膜面积2/3面积的为重度(+++),以沙I+++表示。

II期——退行期。有活动性病变,同时出现瘢痕。其中活动病变占上睑结膜面积>1/3的为轻度(+),以沙II+表示;在1/3~2/3面积的为中度(++),以沙II++表示;>2/3面积的为重度(+++),以沙II+++表示。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组织,以沙III表示。说明沙眼治愈,无传染性。

即:①I期(进行活动期):上睑结膜乳头与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②Ⅱ期(退行期):上睑结膜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分变为瘢痕,仅留少许活动病变。③Ⅲ期(完全瘢痕期):上睑结膜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

沙眼的局部治疗,可用0.1%利福平、0.1%酞丁胺或0.5%新霉素滴眼剂等点眼,4次/日。夜间使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眼膏,疗程最少10
~12周。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可口服阿奇霉素,单次口服1g。或四环素1~1.5g/日,分为4次服用;或者强力霉素lOOmg,2次/日;或红霉素lg/日,分4次口服,一般疗程为3~4周。7岁以下儿童和孕期妇女忌用四环素,避免产生牙齿和骨骼损害。

中医认为沙眼进行期,多为血热瘀滞,治宜凉血散瘀,方用归芍红花散加减:当归10g,赤芍10g,红花5g,大黄10g(后下),连翘10g,栀子10g,黄芩10g,防风10g,白芷10g,甘草5g。角膜血管翳伸入瞳孔区者,加决明子10g、木贼5g、蝉蜕5g,以退翳明目。

沙眼的防备措施和重复治疗应结合进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改善环境,加强对旅店业及理发业等服务行业的卫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