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2-05-15 17:05浏览:
次
方1
【方剂】杨梅、酒。
【制作法】浸泡3 天,每次食杨梅5 枚,每日2~3 次。
【功效】预防中暑。
方2
【方剂】红葡萄酒,大麦茶。
【制作法】红葡萄酒掺入水,制成冰块,放人大麦茶食用。
【功效】本方可解暑降温。
方3
【方剂】绿茶1 克、蜂蜜25 克。
【制作法】开水300~500 毫升,浸泡5 分钟后温饮,或煎服,日服1 剂。
方4
【方剂】茶叶适量。
【制作法】沸水冲泡,趁热饮服。
方5
【方剂】绿余2 克、柿叶10 克。
【制作法】9~10 月份采柿叶4000 克,切碎,蒸30 分钟,烘干后备用,每次按上述剂量,加开水400~500 毫升,浸泡5 分钟,分3 次饭后温服,日服1 剂。
方6
【方剂】金银花15~30 克,蜂蜜30 克。
【制作法】金银花煎取汁液,晾凉后,分次与蜂蜜冲调,代茶饮用。
【功效】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不甚渴饮。
方7
【方剂】银花15 克、菊花15 克、山植15 克、蜂蜜150 克。
【制作法】上3 味煎汁,过滤去渣,调入蜂蜜搅匀,烧至微沸,代茶徐徐饮之。
【功效】伤暑、身热、烦渴、眩晕。(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