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乳糜胸可分为先天性和创伤性(医源性、非医源性、自发性)两类,以外伤性和医源性损伤较常见。 (二)发病机制 当胸导管受压或堵塞时,管内压力增高致导管或其在纵隔内分支破裂,乳糜液反流、溢出而进入纵隔,继之穿破纵隔进入胸腔,形成乳糜性胸腔...
心源性休克早期临床征象是由于心泵衰竭,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和早期血灌注不足所致。表现有心率增快、室性心律失常、肺底湿性啰音、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等。此时动脉压变化尚不明显,收缩压正常或偏低,舒张压略升高。但休克早期征象可因心...
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测定,了解有无血液浓缩或循环血容量降低。 2.动脉血气体分析和pH值测定,检测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观察疗效。 3.尿量测定 膀胱留置导尿管连续观察尿量。维持尿量30ml/h,若尿量20mL/h提示肾功能趋于衰竭。 4.其他 包括血电...
(一)治疗 近年由于药理学与医疗技术的进步,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许多病例通过正性肌力药、升压药、扩血管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溶栓以及辅助循环等治疗,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无可否认还是有相当多心源性休克病例,常规治疗无能为力,预后很...
老年人心源性休克 (一)发病原因 1.心源性休克 其中大部分是老年心肌梗死患者(80.64%)。这与老年病人心肌缺血损害较重及心肌退行性变有关。 2.其他病因 急性重症心肌炎可引起急性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多见于儿童及青年,老年人则较少见。扩张性(充血性)心肌病和...
1.临床症状 本病症状因缺损的大小而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主要症状为劳累后心悸、气喘、乏力、咳嗽和咯血。后期可出现发绀及右心衰竭,表现有静脉充盈、肝大、水肿等。老年人可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颤动等心律失常。 2.体征 (1)心脏浊音界...
呼吸道感染,白细胞升高。 1.X线检查 典型X线改变有:肺野充血、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粗且搏动增强;右心房和右心室增大,呈梨形心;主动脉弓...
(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本病是多因素疾病,主要是遗传因素与子宫内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患先心病的母亲其子女的先心病发病率为3~16,父亲为先心病患者其子女的先心病发病率为1~3,远高于正常人群的患病率,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先心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1.原发病以肺部感染多见 老年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以肺部、胆道和肠道感染多见。 2.起病隐匿 老年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多不严重。起病缓慢,低热,很少有高热,体温正常或不升者高达半数,多无寒战(这与中青年不同),有时心动过速就是惟一表现。 3.胃肠道症状较...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在(15~3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现象。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增高为血液浓缩的标志。并发DIC时血小板进行性减少。 2.病原学检查 在抗菌药物治疗前常规进行血(或其他体液、渗出物)和脓液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分离得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