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人人该学点心理急救方法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5-07 09:56浏览: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遭遇到难以避免的突发状况:自然灾害、人身意外、家人生病、情感变故......

  当这些事突然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心灵受到的打击有时会击垮整个人。这些生命中的重创与事故,即使是成年人,也无法很快从悲伤、绝望情绪中走出来。尤其是对于孩子,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影响终生的心理障碍。

  在这种时候,如果身边的家人朋友了解一些心理急救的常识,就可以尽早识别和及时干预,帮他们走出阴霾。

  下面是普通人也可以上手和使用的心理急救方法,与心理急救的原则。

  心理急救的四个步骤

  "看",即观察

  看自己以及被帮助的人所在的场所是否安全、对方是否受伤、生病、是否有基本生活需求、是否表现出应激综合反应、是否有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是否表现出行为异常,例如酗酒、自杀等。

  当我们接近需要帮助的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尊重对方的现状、尊重对方的情绪、不去暴力制止,向被帮助者温和的表达来意,让他们知道自己是来提供帮助的;在得到对方的回应后,尽可能找个令他感到安全和安静的地点来谈话;谈话时,注意要用一些自然的行为使对方感到舒心、安全,比如提供水和食品;此外,还应该尽快将被帮助的人从危险中、受伤的场所转移,尽量保护对方。

  如果对方情绪不不稳定,需保证他们不能一个人单独呆着。

  "听",真正的聆听

  询问对方所需和担心的事情,帮助他们解决最迫在眉睫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可近距离接触被帮助的人,不要催促、逼迫对方讲话,不要打断对方的表达,不要加以干涉,试图教育对方。耐心的等待,尊重对方的状况和情绪。

  如果对方想要谈谈,我们只要安静的倾听就可以了。但如果对方表现出极度应激状态,我们就需要保持声音平静柔和,帮助对方恢复现实感,并确保他们不会独自一人。

  如果对方的情绪不稳定、表情、表现茫然,我们可以建议他们活动一下脚,使其感到自己的脚踏在地上,建立安全的感觉,用手指或手掌拍拍自己的大腿;鼓励他们慢节奏的深呼吸。

  "连接",帮助

  要满足被帮助者需求,包括基本生活需要,如食物、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对被帮助者应对困境的能力和反应给予肯定;鼓励他们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包括:1.充足的休息;2.规律的饮食;3.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交流;4.与信任的人讨论问题;5.做放松活动(散步、唱歌、与孩子玩耍);6.体育锻炼。

  鼓励对方表达与倾诉,进行监督与陪伴,保证他们不会通过乱服药、吸烟、饮酒、整日睡觉、不停工作、远离朋友和亲人、忽略基本的个人安全、冲动等消极的做法应对变故。

  如何结束心理急救

  所谓的结束绝对不是简单的告别。首先,我们应该向对方解释将要离开的原因,不要让对方再次感觉“不安全”“被丢下”;其次,通过观察对方的状况,如果对方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比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应尽量将他介绍给那个人;再次,如果为对方联系到其他服务机构,应让他知道可以从这个机构获得什么帮助;最后,我们还要向对方诚恳的表达希望和祝福。

  心理救援的原则

  心理治愈与自愈相结合

  虽然经历突然变故、重创、灾难后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但其中大约有70%的人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依靠自己的力量渐渐自愈(恢复平稳情绪)。

  因此,心理急救的同时要引导对方认识到,遇到变故后,出现这些反应是正常的,鼓励他们接纳创伤的态度,引导他们转化能量,自己处理和消化创伤。

  专业知识与自身热情相结合

  如果救助只凭满腔热情,而缺乏心理救援的经验,效果是难以保证的。甚至会还让对方更加情绪激动。因此,开展急救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接受专家或同辈的督导。

  自我卷入与自我保护相结合

  进行心理救援的人,需要始终体会受助者的想法和情感,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受助者的情绪影响。救援者要保证必要的休息,在心里面设定界限,不被坏情绪干扰。一旦发现自身情绪失调、失控,应及时进行自我保护,必要时停止急救。

  化解消极与植入积极相结合

  突发事故、情感变故、灾难给人带来的沉重的打击,使人的精神世界蒙上了阴影。这也正是心理急救所需要去化解的消极因素。

  如果心理救援人员能够把事故后的正面、希望、勇气、生命的意义等积极因素植入对方的内心,那么就可以使灾难事故转化成生存的能量,让人们更加珍爱生命、用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