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是由长期未控制好的良性高血压造成,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病变越重。动脉病变主要为入球小动脉壁玻璃样变,及小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壁肌内膜增厚,由它们造成缺血性肾实质损害。 (二)发病机制 1.病理 大体上见双肾对称,...
【预防】 增强体质,改善身体防御机能,保持环境卫生,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扁桃体炎等疾患。要注意清洁,减少脓皮病发生。在上述疾病发生时应积极治疗,并采用清除慢性感染灶如屡发的扁桃体炎、鼻窦炎等。集体生活的儿童在流行链球菌感染时,可使用...
典型病例于咽峡部、皮肤等处链球菌感染后发生水肿、血尿、蛋白尿等症状,诊断多无困难。一般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至少以下列三项特征中的两项为依据: ①在咽部或皮肤病变部位检出可致肾炎的M蛋白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 ②对链球菌胞外酶的免疫反...
1.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2-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甚至氮质血症等。 2.血补体c3急性期下降,并于6-8周恢复,抗链球菌O抗体(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尿比重增高。 3.B超示双侧肾脏均匀性肿大。 4.肾穿刺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
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可自愈,因此对轻症病例不必过多用药,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休息 休息对防止症状加重、促进疾病好转很重要。水肿及高血压症状显著者应完全卧床休息的意见不一致,但若稍活动即引起症状及尿常规异常加重时,则仍以卧床为宜。应避免受寒...
【病因学】 本病系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其理由如下: ①本病常在扁桃体炎、咽峡炎、猩红热、丹毒、脓皮病等链球菌感染后发生,其发作季节与链球菌感染流行季节一致,如由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者常在冬春,而皮肤化脓性疾病引起者常在夏秋。 ②病人血中...
一级预防:患者一经诊断为糖尿病或发现糖耐量减低(IGT),就应积极治疗,纠正体内IGT状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二级预防:糖尿病病人定期作尿白蛋白、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眼底检标查,特别是尿白蛋白检查,有...
DN临床表现变化极大,早期甚至毫无临床症状,晚期可出现终末期肾病的严重代谢紊乱和全身多系统受累。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患者所处的DN病分期及肾功能减退的程度。 目前将DN分为5期: Ⅰ期:以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轻度增大为特征。表现为GFR升高,肾小球毛细...
1.微量白蛋白尿(UAER) 老年人UAER变异较大,老年男性(11.42.6)g/min,女性(8.22.2)g/min。其他情况如糖尿病失控、酮症酸中毒、尿路感染、肾炎、高血压等亦可引起一过性或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故应排除这些情况。约80%微量白蛋白尿的IDDM患者和20%的NIDDM患者10...
(一)治疗 DN一旦出现临床肾病(24h尿蛋白排量0.5g)就变得不可逆,不管进行何种治疗,肾脏损害将持续发展。尽管经过合理治疗,严格纠正代谢紊乱,肾脏损害的进展速度可以减慢,临床上见到部分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进入临床蛋白尿期。故DN治疗的关键在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