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症状
小儿腹泻按病情的轻重又可分为三种:即单纯性腹泻、中等型腹泻和中毒性腹泻三种。
一般说来,单纯性腹泻症状较轻,由于饮食不当或肠道外感染,导致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增多,引发感染,出现胃肠道症状。每天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有的也可达十多次,每次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一般不发热或低热。无脱水症状,多在几天后痊愈。
中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常为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腹泻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上述症状外,还具有轻微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重型腹泻就比较复杂了。可引起全身症状,比如发热,体温在40℃以下,小儿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识不清,严重者昏迷,可引起神经和脏腑功能失调。无食欲,呕吐,腹泻频繁,每天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向外溅射,外观为黄绿色、黄色或微黄色,水量多而粪质少。有的甚至出现脱水症状,即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唾液及眼泪减少,尿量减少等等,严重者可出现循环障碍与休克。此外,重型腹泻还可导致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长,甚至昏迷,这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最后,还可以导致电解质紊乱,比如低钾血症、腹胀、心率减慢、心律不齐等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夏季腹泻和秋季腹泻的区别
6、7、8月发生的腹泻为夏季腹泻,多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夏季发生的细菌性感染可使抗生素;10、11、12月发生的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不宜使用抗生素治疗。
这两种腹泻发生的标准是时间区别,一般来说,夏天发生的腹泻是细菌性感染,冬天发生的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