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预防冬季冻疮冻疮发生的原因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3-25 09:30浏览: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孩子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红色的斑逐渐变成暗紫色,肿胀更为明显,严重者出现水泡。水泡可能会破渍,形成溃疡面,这时,疼痛加重。通常,冻疮会愈合得慢,一直等到天气暖和时才能好转。
 
冻疮的防护与治疗
 
当孩子要去户外时,一定要注意给孩子保暖,如衣服是否防寒,特别是经常暴露的部位,可适当地涂抹护肤油以保护皮肤。孩子患了冻疮要及时治疗,没有破渍时在红肿疼痛处涂抹冻疮软膏或维生素E软膏,也可请中医开一些草药煎洗。
 
当有水泡和水泡破溃形成溃疡面时,最好请医生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加重病变而产生合并症。
 
及时注射乙脑疫苗
 
乙脑是通过黑斑蚊传染的疾病,可致使患者产生高热、头痛、呕吐、抽风,甚至昏迷等症状,并容易留下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等。
 
宝宝在满1周岁时连续注射两针乙脑疫苗,间隔7~10天,在2、3、6、7、13岁仍要各加强一针才能维持身体的免疫力,预防乙脑的发生。乙脑疫苗诱导体内产生抗体需1个月,所以宝宝具体注射乙脑疫苗的时间,可根据各地区乙脑病开始流行时间提早1个月。华北地区最佳注射时间为5月份,东北地区为6月份,南方各省为4月份。
 
乙脑疫苗比较安全,注射后可出现局部轻度红肿,个别的宝宝会有38℃以上的发热反应,根据情况应去医院诊治。若宝宝体质过敏,在注射后第三天,局部的红肿瘙痒会达到最重。之后就会逐渐消除,不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