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11~12个月婴儿的疾病预防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1-08-25 07:33浏览:

11~12个月婴儿的疾病预防
 
一、痱子的防治
 
夏天,经常能见到小朋友的头面部、前额、脖子等部位都长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密集成片,这就是痱子。
 
痱子都发生在夏天气候炎热时,尤其是又闷又热的天气,这是因为周围环境湿度过高,而气压又低,致使汗液排泄不畅,引起汗管周围发炎。肥胖的小朋友更容易长痱子。
 
长了痱子最难受的感觉是瘙痒,所以很多小朋友长了痱子就用手抓,抓破了的痱子容易引起皮肤感染。那么,长了痱子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知道,痱子是因为汗液排泄不畅引起的,所以平时要保持空气的流通。长了痱子也不要着急,应该勤洗澡、勤换衣服,不要穿已经被汗湿了的衣服,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洗完澡后扑上痱子粉,既能使皮肤干燥又能止痒。只要你注意了空气的流通,又能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痱子很快就会消退。当然,如果已经发生了感染,就要请大夫开一些外用的药了。
 
二、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外界物质接触皮肤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
 
孩子某个部位的皮肤瘙痒,局部出现红色的斑丘疹,或者患处明显肿胀,严重的可能发生水疱,如果皮肤的界限清楚,这就很可能是我们所说的接触性皮炎了。
 
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理有两种:
 
(1)原发性刺激,即接触物本身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炎症。
 
(2)过敏性反应,也就是少数人的某些物质过敏所引起的皮肤炎症。有些过敏性皮炎不马上发病,可以有几天的潜伏期,而再次接触时多在24小时以内发病。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可以简单地分为植物性、动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植物类中生漆是常见的致敏原。动物类中如一些家禽的羽毛或羽毛饰物往往引起过敏。化学类中如化纤织物、肥皂、玩具等物可引起过敏。
 
根据突然出现皮疹、皮疹的界限清楚,虽有接触史,一般比较容易做出诊断。当然,有些患儿接触史不明确,给诊断与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家长仔细地观察孩子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再次接触发生皮疹时,则可以明确致敏原。
 
对于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如已明确致敏原,就应该避免再次接触。对于皮炎的局部治疗,可以到医院开一些对症治疗的外用药,如果病情较重,医生还会给孩子开一些内服药。应该注意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皮炎要避免搔抓、洗烫,不要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液体涂抹局部,已经发生糜烂的皮炎要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