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孩子频繁尿床是遗尿症吗?需要治疗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5-12 08:08浏览:

经常收到家长的咨询,问孩子上了幼儿园还是继续尿床是不是遗尿症,是不是需要治疗?

医学上对遗尿的定义是:当膀胱到了具备控制能力的年龄以后,依然频繁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尿液排到衣服上或者床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上遗尿症的诊断标准是:5岁以上儿童,每周夜间不自主排尿2次及以上,并且持续3个月。

我们知道小婴儿尿床很正常,因为小婴儿的生理还没有发育完全,一旦膀胱和肠道充盈,就会反射性地随时排空。所以,宝宝要到连接膀胱和肠道的神经通路完全成熟之后,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正在排尿或者排便,这通常要等到18月龄左右(可能会稍早也可能会更晚)。然后,他需要一些时间去熟悉排便或排尿前的感觉,并且产生生理上的控制力,这通常要等到2岁半左右(当然,可能稍早也可能稍晚一些)。

因此在宝宝尚未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之前,进行如厕训练毫无意义。研究表明,18月龄甚至更早开始如厕训练的宝宝,通常4岁时才能完全脱离尿布,而2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的宝宝,通常3岁左右都能完全脱离尿布。

而宝宝如厕训练的最后一步通常是拿掉夜间的尿布。对宝宝来说,睡眠时不尿床比清醒时不尿裤子需要更大的控制力。白天不尿裤子不代表夜间不尿床,宝宝夜间睡眠的时间长,一夜不尿,常常意味着他必须有个强大的膀胱——随着宝宝生长发育,他的膀胱容量会进一步增大,括约肌收缩性会进一步增强。

什么时候可以尝试拿掉夜间的尿布

刚开始如厕训练时,可以白天脱离尿布,晚上继续穿着尿布。直到孩子具备以下情况,可以尝试拿掉夜间的尿布:

1.白天可以连续3~4个小时不小便。

2.早上起床时尿布经常是干的。

3.夜里偶尔会因为要小便而起来。

拿掉夜间尿布的准备

拿掉夜间的尿布之前,在宝宝的卧室里安一个小夜灯,在床单上铺一块防水垫,把坐便器放在床边,并且在一边准备好干净的衣物和防水垫。告诉宝宝,床上有防水垫,夜间如果不小心尿床了也不用担心;坐便器就放在床边,夜间如果想小便的话也很方便,可以随时叫爸爸妈妈帮忙。

而造成夜间尿床的原因有很多:

通常,如果,孩子夜间想要尿尿,他会从浅睡眠阶段自然苏醒。无意识性的排尿,发生在快速动眼期。有时尿床的孩子就是梦见自己起床在厕所......

如果孩子睡前喝大量水,也会使他想要更加频繁地上厕所,家长可以适当减少睡前的饮水,鼓励孩子睡前上一次厕所。如果孩子4、5岁了,还是频繁夜间尿床,可以在你睡觉前叫醒孩子上一次厕所。

如果孩子刚换了主要照看者,包括换保姆;家庭成员的变化,如亲人分离,父母离婚、新添弟弟妹妹等;搬家或暂居别处;刚开始加入群体生活等,这些意外事件也可能引起孩子发生技能退步。可以等孩子调整到正常状态再观察。

或者孩子近期有身体不适,如疾病、预防接种等,一般等孩子身体恢复之后就会正常。

还有一些孩子膀胱发育较缓慢,当膀胱已经充盈的时候,他还没有想要排尿的感觉,尤其是在睡眠之中,无法及时醒来上厕所。5岁之前,尿床的意外完全可以被看做是很自然的事情。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尿床主要是由于膀胱发育较为缓慢造成的,一般到7岁后膀胱就会发育完善。

在宝宝学习如厕自理的过程中,经常批评责罚会给宝宝带来巨大压力和困扰,经常尿湿、尿床也会让宝宝很受挫折很沮丧,需要告诉孩子,尿床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已,很快就会过去,要让孩子保持积极轻松的心态。

还有一种情况,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常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如果孩子在白天和夜间都经常尿湿,或者不断地滴尿,或者说尿尿时感到疼痛,很可能泌尿系统发生感染。这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诊治。

另外遗尿症有明显的遗传因素,男孩多见。研究发现父母一方有遗尿症史,孩子发生遗尿症的可能性大约40%;如父母双方均有遗尿症史,孩子发生遗尿症的可能性高达70%;而父母双方均无遗尿症史,孩子发生遗尿症的可能性仅为15%。

总之5周岁之前,尿床应该被看作很自然的事情。不要因为孩子尿床,就责骂、责罚孩子。如果年满五岁依然频繁尿床,请到儿科泌尿科找医生诊断一下。如果有家族遗尿症史,你最好让孩子知道,这样可以减轻他的心理负担。

六岁以下儿童不适合用药物治疗,通常主要就是调整家长的心态、调整孩子的生活方式、习惯。

一般,医生首先开导孩子(和家长),不要因为尿床而有巨大心理压力......还会教导儿童制作一份自己的“尿床日历”,某天尿床了,就标记一把小雨伞,某天没有尿床,就标记一个小太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能够直观看到自己一天天在进步,从而变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