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0-05-12 07:18浏览:
次
最近,气温有所回升,春天给人带来温暖感的同时,也给岭南的人们带来了回南天和一些困倦感。
最近大家是不是还会伴有口中黏腻、大便不成形的症状?很多本来就唇色淡、消化功能稍差的孩子是不是皮肤颜色更偏黄、流口水更多了?
这些变化,都提示了我们——湿困脾胃,我们需要健脾,孩子也需要在这个春季加强健脾,促进脾的运化,达到健脾和胃化湿,整个人才能保持神清气爽,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
对孩子来说,小儿推拿无疑是一项安全、舒适且又能起保健作用的绿色疗法,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些促进脾胃运化的穴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儿推拿处方
补脾经(300次)
定位:拇指的桡侧,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
操作:从拇指指尖往指根方向直推。
作用:健脾益气。
顺运八卦(200次)
定位:以左手掌心为圆心,中指指根至圆心2/3为半径画圆。
操作:顺时针画圈。
作用:化痰,消食化积。
推四横纹(200次)
定位: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四指并拢左右推之。
作用:调中理气,消食化积,除烦燥。
捣小天心(30-50次)
定位:在掌根,大鱼际和小鱼际的凹陷中。
操作: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做捣法。
作用:宁心安神助眠。
注意:如无夜睡不安的孩子,可不加此穴位。
揉中脘
定位: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操作:用食、中指指端轻轻揉按,称揉中脘。
作用:健脾和胃。
揉双足三里(5分钟)
定位:外膝眼下3寸,离胫骨约一横指处。
操作:拇指轻轻揉按。
作用:疏通肠胃,强身健体。
捏脊(3-5遍)
定位:脊柱,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从长强开始,自下而上交替捏进至大椎,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
作用:增强消化。
食疗——祛湿粥
材料:木棉花15g,灯芯花5扎,猪苓10g,泽泻10g,炒扁豆15g,薏苡仁15g,莲子15g,赤小豆15g,大米50g。
做法:将木棉花、灯芯花、猪苓、泽泻洗净,放入纱布袋中,扁豆、薏苡仁、莲子、赤小豆、大米浸泡30分钟。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煲粥,煲好后,把纱布袋取出,可加适量盐或白糖调味便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