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儿科疾病 > 文章内容

警惕!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爆发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0-01-07 17:29浏览: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重要病原之一,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可导致患儿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使其罹患疾病,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
 
全世界全年均有MP感染发病的报告,其可持续散发或不定期流行,每3~7年发生一次流行高峰。在MP流行期,由MP感染所致的CAP可达40%甚至更高。并且肺炎支原体的携带期长达几天至几周,感染可导致一定的经济及社会影响。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积极投入到肺炎支原体的研究中。
 
从1997年至今,中国北京的学者持续对儿童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了监测,共记录了7次疫情(1979年、1983年、1990年、1995年、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爆发趋势与日本、英格兰、芬兰以及欧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一致。
 
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研究者采集了中国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肺炎或呼吸道感染儿科患者的656份临床样本,包括咽喉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痰液,从每例患者处收集1份样本。使用试剂盒提取样本DNA,随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进行检测。
 
研究期间,每月患者的人数呈轻微波动(50~60人),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从5月开始持续快速上升,在12月达到峰值(56.8%)。尽管不同地域的气候,包括气温、湿度等均可能影响MP感染的流行,研究者基于已知的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特征,推测此次爆发可能将持续至2016年或更久。
 
北京的学者将持续地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和此次肺炎支原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监视,寻找本次北京的爆发与既往不同时间地点疫情的相关性。2015年中期突然爆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新疫情爆发的开始,可能将迅速蔓延至中国其他省市,甚至亚洲其他国家。
 
由于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且儿童各器官生长发育尚未完善,治疗时应尽量避免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危害的药物。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尤以阿奇霉素最为常见。
 
综上所述,MP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感染有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医师应根据患儿具体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儿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并进行耐药性检验,选取合适治疗药物,最终达到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保障患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