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科室 > 文章内容

肛门口脱出的“小肉球”到底是什么?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11-15 20:58浏览:

 。
肛门异物感是指非人体组织或脱离原位的组织,刺激感觉敏锐的直肠、肛管及肛门周边引起的不适感,痔疮发生时也会有肛门异物感产生,但是肛门异物感的产生却不仅仅是因为痔疮。
 
专家解析:肛门口脱出的“小肉球”到底是什么?
 
内痔脱出
 
内痔临床上最多见,位于齿状线上方,表面为直肠黏膜所覆盖,常见于右前、右后和左侧。根据内痔的脱出程度,将内痔分为四期。
 
一期: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多自行停止,无肛内肿物脱出,肛门镜检:齿状线上方黏膜隆起,表面色淡红。
 
二期:常有便血,色鲜红,排便时伴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还纳,肛门镜检:齿状线上黏膜隆起,充血明显,色暗红。
 
三期:偶有便血,便后或久站、久行、咳嗽、劳累、负重时肛内肿物脱出,不能自行还位,需用手辅助还纳,肛门镜检:齿状线上黏膜隆起、充血,色暗红,表面多有纤维化。
 
四期:肛内肿物脱出肛门外,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发生绞窄、嵌顿,疼痛剧烈。
 
直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大肠息肉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因较轻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一般多以便血、大便带血、黏液血便来就诊,常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患或“痢疾”而延误其必要的检查。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症状者,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应注意作进一步检查确诊。
 
直肠粘膜脱垂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通常5岁前可自愈。如直肠反复脱出可导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并有引发直肠溃疡、出血、狭窄和坏死的危险,需手术治疗。
 
患上肛肠疾病如果长时间不治疗,会严重伤害患者身体健康的。还容易诱发其他多种肛肠类疾病,这将会严重的伤害患者身体健康和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