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骨科时间
发布时间:2020-04-15 08:49浏览:
次
甘露醇是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性脱水剂,作为「经典老药」,几乎在每个科室都可能用到。
甘露醇致急性肾衰死亡1例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68岁,因「左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入院。
诊治经过:
患者牵引7d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并发脑干梗塞,予静滴20%甘露醇250mL及脑活素等治疗。静滴甘露醇后患者出现少尿,无尿。翌日又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后病情每况愈下,经抢救无效死亡。
临床诊断:
急性肾功能衰竭,脑栓塞,多脏器梗塞
案例追踪:
尸检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改变。
结合案件调查,患者是在初次静滴甘露醇后即出现无尿、少尿,当再次静滴甘露醇后病情加重,因此,可以认定本例急性肾衰是由于静滴甘露醇所致,主要死因为急性肾衰。
案例分析:
甘露醇常见不良反应有急性肾损害、水电解质紊乱、静脉炎等。
引起急性肾损害的机制尚不明确,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控制日用量,注意监测肾功能变化,监测尿量,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更换脱水药,积极对症处理,尽早恢复肾功能。
以上的案例,笔者并不想就甘露醇的适应证做过多的讨论,而是想和大家讨论下甘露醇使用中「量」的问题。
甘露醇「半量」是指125ml?
临床用药此前有一篇题为「甘露醇降颅压,250mLq8h还是125mLq4h?」的文章,文中提到:现在甘露醇用法是半量(125mL)q6h。
甘露醇的规格为250mL:50g,据笔者所知,临床医生下医嘱时,常用的单次剂量是20%溶液125mL静脉滴注,也就是文章提到的「半量」。
那么,20%甘露醇125mL与250mL就是所谓的「半量与全量」吗?
来看说明书中成人的常用量
1.利尿: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L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L。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
可见,甘露醇静脉滴注剂量是根据体重、病情、尿量、肾功能等因素来调整的。
文献报道,甘露醇用量在不同医生之间差异较大。
国内一般认为0.5g/kg为半量(并非125mL),1.0g/kg为全量。国外研究中常用0.7g/kg与1.4g/kg。
根据说明书及相关文献、指南,甘露醇用量、频次的合理范围分别为0.25~1g/kg、q8h~q4h。
接下来我们按说明书的剂量来计算一下:
假设患者的体重为50kg:按照1g/kg的剂量给药,那么单次剂量为50g,即250mL;如果按照半量0.5g/kg,刚好为125mL;按0.25g/kg计算,则为62.5mL。
假设患者的体重为60kg:按照1g/kg的剂量给药,那么单次剂量为60g,即300mL;如果剂量减半至0.5g/kg,则甘露醇的单次剂量为30g,即150mL;按0.25g/kg计算,则甘露醇的单次剂量为15g,62.5mL。
也就是说:125mL≠半量,250mL≠全量。因此,开医嘱时你可以下「125mL」的医嘱,但不能将125mL与半量混为一谈。
欲知甘露醇何时用全量,何时用半量?点击浏览:关于甘露醇的5个问题,你都能回答吗?
拓展病例
这个病例和甘露醇用「量」并无绝对的关系,但值得每位医生引以为鉴。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8岁。头部外伤后5h到医院就诊,有高血压史3年,无药物过敏及心脏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