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颈椎病4种类型 8个保守治疗办法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9-09-20 19:20浏览: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
 
以上这段话非常专业,简单的说就是以下几点:
 
1,颈椎病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并不是仅仅是椎体的疾病。还包括颈椎周围的肌肉、血管及神经等的病变;
 
2,颈椎病是一个颈椎间盘退行性的改变。既然是退行性的改变,那么就表示我们可以延缓颈椎病的进程,缓解颈椎病的症状,但是,我们并没有任何办法去根治它;
 
3,颈椎病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
 
4,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必须和拍出来的片子相吻合。
 
颈椎病怎么诊断?
 
诊断颈椎病并不难,但是医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经验。因为颈椎病的诊断需要医生判断出颈椎病的症状,包括颈痛,头晕,手麻等等。再结合影像学资料的表现,判断出患者的症状是否和影像学资料吻合。如果吻合,那么颈椎病诊断成立,如果不吻合,则不能诊断为颈椎病。
 
假设某患者核磁共振显示颈椎间盘突出,但是他并无症状,那么,就不能诊断为颈椎病。
 
颈椎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以往我们的颈椎病可以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脊髓型颈椎病。但是由于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所以,此次专家共识将这两种类型归纳为其他型。
 
现在的颈椎病分型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其中其他型包含既往分型中的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
 
颈椎病怎么保守治疗?
 
1、为什么要讲颈椎病的分型?因为我们的分型就是为了最终的治疗服务的。颈椎病的保守治疗特别适合于颈型、神经根型以及其他型颈椎病。
 
2、脊髓型保守治疗效果差。
 
3、避免高枕、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
 
4、可予以适度按摩,但应慎重操作。
 
5、适度运动有利于颈椎康复,但不提倡使颈椎过度活动的高强度运动。
 
6、颈托制动、热疗、电疗、理疗等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帮助改善症状。
 
7、小重量、长时间、缓慢、持续的牵引对颈椎病有一定的帮助。
 
8、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及骨骼肌松弛类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什么样的颈椎病需要手术治疗?
 
1、颈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效果佳,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除非是下列情况:影像学检查和相应颈痛部位相吻合,而经过长期系统而又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注意是无效而不是不能完全缓解。
 
2、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除非出现下列情况:
 
2.1,三个月以上系统而又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
 
2.2,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3,影像学检查和相应的症状相吻合;
 
2.4,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比如上肢肌力减退。
 
3、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保守治疗效果差,而且越晚做手术后遗症越多且不容易恢复。所以,我们建议如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影响正常生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4、其他型:其他型包括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因为这些类型的颈椎病目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所以仍然建议保守治疗。特别是对于存在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手部麻木、听力障碍、心动过速等自主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手术必须慎重。
 
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相信这些机制我们都可以攻克。比如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的机制,目前已经可以用椎间盘病变来解释。如果感兴趣,具体可点击链接:颈椎病眩晕已能够根治!中国专家发现新机制,攻克医学难题!
 
颈椎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有哪些?
 
1、如果是颈椎前路手术,术前应进行气管推移训练;
 
2、颈椎手术建议常规放置引流管;
 
3、酌情建议术后短期佩戴颈托固定;
 
4、床边备拆线包,以防术后血肿压迫气管造成窒息,可及时拆线;
 
5、如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四肢麻木、无力症状的加重,或者症状减轻后再次出现,必要时二次手术,二次手术如果在6小时之内,效果可靠;
 
6、如怀疑食管瘘,需尽快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所以一般在进食前,需要先进食果汁等流质判断有无食管瘘;
 
7、如果出现脑脊液漏,可适当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严重者可行腰大池引流术。
 
8、如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多为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受到牵拉所致,多可自行恢复,不用特殊处理。
 
总结:颈椎病是个常见病,多发病,是个退行性疾病,所以,我们必须摆正心态,对于颈椎病治疗的目的并不是让所有人都根治,而是预防颈椎病的发作,延缓颈椎病的进程以及缓解颈椎病的症状。至少要让颈椎病发作的频率及强度更小一些